你是否注意到,你身边有一群人,但他们的言行却总是不一致?这是典型的言不由衷的例子。我们总是讨厌这类人,但其实,想想你是否也没有类似的人。行为呢?那么我们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呢?
人们很自然地认为一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是直接相关的。如果有人说他们不是种族主义者,为了让你相信,你会期望他们言出必行。尽管如此,心理学家发现人们的态度和行为并不总是紧密相关。事实上,人们有一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坏习惯,即使是出于好意。
你总能看到这种情况的发生。人们常说担心地球温室效应,但他们却继续排放汽车尾气。人们常说金钱不是上帝,但他们总是努力工作。人们常说想要拥有好身材,却从来不运动。
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理查德·拉皮尔第一个发现了人们公然的虚伪。1930年代初,他与中国朋友一起穿越加州。他担心因为中国朋友的缘故,在一些餐馆、酒店会遇到一些不受欢迎的麻烦。
他们走访的128家餐厅和酒店中,除了一家外,服务都非常有礼貌。当时的美国,媒体上有很多能让人对华人产生偏见的故事。所以拉皮埃尔和他的朋友们感到惊喜。现在如果有人拒绝为你服务,你肯定会生气,但在那个年代你却无能为力。
这听起来像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也许报纸只是夸大了人们对中国人的负面态度?但当拉皮尔回到家后,她开始想知道为什么新闻报道中人们的态度和他们的实际行为存在如此大的差异。为了验证这个想法,他决定向他去过的餐馆和酒店以及附近类似地方的餐馆和酒店发送一份调查问卷。
问卷调查了业主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你愿意接受中国人代替你吗?”答案选自:是或否,视情况而定。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90%的受访者选择了“不”,因为他们不愿意接受中国人代替他们。想象一下拉皮尔对这个结果的惊讶。人们说的是一套,做的却完全是另一回事。他们连“看情况”都不选择,这个世界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拉皮尔认为问题在于问卷本身,它不可能真正显得友好而令人困惑。它是怎么发生的?当人们被问到是否愿意接受被偏见妖魔化的中国人时,这与实际行为关系不大。
现实情况是,陪伴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的是一对礼貌、衣着考究、富有的夫妇,而不是我在回答问卷时想象的粗鲁、偷窃、愚蠢的中国人。
这项研究随后受到了各种批评,但其主要发现“人们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得到了随后众多研究的支持,尽管情况更为复杂。问题是:为什么?
这取决于你如何回答问题。许多心理学家实际上同意拉皮尔的观点,这取决于人们在回答问题时所抱有的刻板印象。在某些方面,态度是受访者的暂时偏见,只是做出反应时的记忆片段。
这催生了一系列研究和理论,寻求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人们提出了许多著作来解释这种差异,并发现了一些重要因素:社会规范、态度的普遍性和行为的感知控制。
尽管取得了这一结果,但局势仍然极其复杂,并且充满了令人沮丧的不确定性。也许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不再很感兴趣。人们在特定方面的态度和行为之间的联系仍然是神秘的。我们确信的一件事是,人们常常并不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