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公立医院改革路径和步骤包括)

栏目: 儿科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867

近日,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经验交流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召开。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在会上指出,公立医院改革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在很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相关部门的意见开始统一,“改革之路已依稀可见”。

改革不是从头开始、从头再来。

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公立医院改革路径和步骤包括)

马晓伟表示,过去,我国围绕公立医院建设主要解决三个问题:建立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保障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可及性;通过激活微观激励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医疗水平。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建立社会化医疗费用分摊机制。“这一轮公立医院改革是对这些经验的继承和延续,而不是从头开始、从头再来。”

马晓伟表示,下一步要在此基础上,建立覆盖城乡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适当降低公立医院床位比例,加快形成多元化医疗格局。扩大高素质人力资源总量供给,建立科学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公立医院融资和补偿渠道,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直接财政投入,切实履行政府医疗责任,探索支付方式改革。

试点在五个方面达成基本共识

马晓伟表示,通过试点城市的探索,改革的实施路径开始显现,在一些方面形成了基本共识。一是把完善服务体系作为改革发展的基础工作,扩大优质资源总量,解决城乡、地区、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问题。二是体制机制改革要注重政策之间的衔接和制约。比如,薪酬机制改革要真正发挥作用,需要运行机制改革的支撑。三是在管理体制改革上坚持大卫生体制下管办分开。四是在治理机制改革方面,要合理划分政府与公立医院的权责,通过签订绩效管理合同、加强公益性绩效考核等方式,建立公立医院的激励约束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五是在补偿机制改革方面,坚持改革支付方式,消除以药代医机制。同时,政府投资、价格体系调整等相关政策也要到位。

“看得见的手”会在需要的时候伸出来

如何划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一直是改革遇到的难题。马晓伟表示,要发挥政府在制度建设、融资、规划、监管等方面的作用。这只“看得见的手”必须在该采取行动的时候采取行动。卫生行政部门要对整个行业进行监督。特别是在医疗费用大幅增长、医疗机构盲目扩张冲动明显的情况下,必须及时伸出这只“看得见的手”,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控制医疗机构不合理扩张,引导医院放弃一味追求硬件水平提升和规模扩张,切实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医院学科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上。

医生工资需要“总量增加、结构调整”

如何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一直备受业界关注。马晓伟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继续深化综合改革,推行绩效工资。实施公立医院内部分配总量增加和结构调整,进一步突破工资总额限制,确保医务人员工资福利稳步提高,逐步与国际接轨。在结构调整方面,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相结合。探索实行年薪制度,包括固定年薪和激励年薪。年薪必须与营业收入脱钩。医务人员工资全部纳入成本,医疗服务费缺口由财政补足。

本次会议由卫生部主办,交通银行协办,卫生部人才交流中心、吉林省卫生厅承办。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