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技术推广试点项目”项目昨天在京正式启动。该项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疗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牵头,旨在推广结直肠癌最新诊疗标准。应用,力争实现结直肠癌的规范化治疗,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结直肠癌的诊疗水平,造福全国超过百万结直肠癌患者。中国健康网从会上获悉,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入选首批MDT试点医院。
图为MDT项目启动仪式
我国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低,急需推进诊疗规范化
结直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结直肠癌是世界上第三大常见恶性肿瘤,每年造成近60万人死亡。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上升。数据显示,大肠癌在我国癌症发病率排行榜中已跃居第三位,平均每1.5分钟就有1人被诊断出患有大肠癌。而且,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未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预计将持续上升。结直肠癌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开展积极的防治策略意义重大。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诊疗技术取得了进步,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患者生存率仍然较低。
“诊治不规范是影响目前我国结直肠癌预后的重要因素。虽然原卫生部发布了结直肠癌诊疗标准,但由于地区间医疗水平的差异以及结直肠癌诊治的复杂性,临床实践中经常出现治疗“过度”或“不足”的问题,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化水平亟待提高。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成果推广处处长严力表示:“我国急需建立一批带头人。”国家结直肠癌诊疗示范单位“切实推进结直肠癌诊疗规范化,为更多患者提供最佳规范化治疗方案,提高患者总体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MDT诊疗模式或可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时间
MDT工程管理指导专家委员会主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苏占教授介绍,多项临床试验明确表明,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总体生存率较好比单一专家的工作更重要。接受医生治疗的患者生存率提高了约30%。
张素展透露,“其实MDT模式在一些大型肿瘤医院已经实施多年了。比如北京肿瘤医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上海肿瘤医院也有这个方法。但这些方法基本上都局限于三级医院或肿瘤医院推广还存在问题,这是我们需要开展试点的根本原因。”
那么,在众多癌症疾病中,为何选择结直肠癌作为推广MDT模式的首选呢?张素瞻坦言,结直肠癌是近年来我国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肿瘤。在台湾、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结直肠癌在过去几年中每年以5%-10%左右的速度增长,并且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不断增加。在台湾,大肠癌的发病率已超过肺癌和肝癌;在上海,结直肠癌已成为第二大常见肿瘤。
另外,结直肠癌是一种发病相对缓慢的肿瘤,可以让医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技能。“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化疗和手术,往往可以达到40%甚至50%的长期生存率。此外,结直肠癌的多学科综合治疗也有比较丰富的经验,国家也有一定的经验。”卫计委最终选定肠癌作为多学科综合治疗技术推广的首个试验肿瘤。”
四家核心医院入选首批MDT项目,推进结直肠癌规范诊疗
颜立主任在启动会上表示:“结直肠癌诊疗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课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我中心牵头开展结直肠癌诊疗工作。“国家结直肠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技术推广试点项目”,首先建设一批示范单位,发挥引领作用,有效推动结直肠癌学科规范化发展,逐步开展临床科研建设、医生培训、疾病管理体系,最终建立MDT模式下的慢性病结直肠癌中心的癌症防治体系,将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结直肠癌的诊疗水平。”
中国健康网从会上获悉,MDT项目首批选定4家核心医院,成立管理指导专家委员会,制定并公布《我国结直肠癌多学科诊疗单位建设与管理指南》并出台了示范单位评价标准。和发展步骤要求,以核心医院为“点”,积极发展一批MDT项目示范单位。
首批核心医院包括: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复旦大学肿瘤医院、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入选医院均具有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肿瘤常规诊疗水平,具有丰富的MDT模式实践经验。
根据项目规划,核心医院将负责引领我国结直肠癌学科发展、研究推广高科技个体化诊疗、制定相关标准、牵头临床科研、组织培训和培训等。考核,并进行推广指导,成为国家级或省综合性医院。直肠癌研究与教学中心。首届管理指导专家委员会主要由来自四家核心医院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专家组成。负责项目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学术指导,以及进度、质量和效果评价。
据悉,按照规划,MDT项目预计三年内覆盖31个省市的55家医院,惠及超过百万结直肠癌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