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奋斗”这个美丽的词到处被我们所称赞。常与艰苦、坚韧等许多褒义词相比较,歌颂一个人行走的轨迹。
奋斗就一定意味着努力吗?我不这么认为,就像别人认为蚂蚁很勤劳一样,我认为它们是傻瓜。我曾经看到一只蚂蚁用尽全力把一粒麦子拖进它的巢里。地面坑坑洼洼,坑坑洼洼。那家伙可谓能翻山开路,过水架桥。当它到达洞口时,我会为它松开它。我吸了一口气,心想,是时候休息了。谁知道,一眨眼的工夫,连汗水都来不及擦掉,就匆匆出来了。这一次,它像孙悟空拿着无法收回的芭蕉扇一样,将一只巨大的蜻蜓翅膀向后抬起。就像一个富有的地主一样,毫无节制地聚敛金钱。
当我长大了,读的书、见的东西多了,我发现人类在“奋斗”中的很多做法都和这只蚂蚁很相似。
今天的报纸上爱提这样一句话:如果你20岁不年轻,30岁不坚强,40岁不富贵,50岁不明智,那么你这辈子永远不会年轻、不坚强、不富有、不明智。命令一出,所有人都疯狂奔跑,脑海中疯狂旋转的念头就是:快、快!如果你不年轻就太晚了!如果你不坚强,那就晚了!如果你不富有,那就太晚了!如果你不明智,那就太晚了!
追求本身并无错,但以“奋斗”和“追求”的名义,不知止步、进退,就有点悲哀了。
这些年来,付出了很多努力。我被夹在汹涌的人群中,向前冲去。把自己变成一棵绿皮小树,枝叶伸向天空,无休止地索取阳光、空气和水分。每一根根都深深地渗入土壤,汲取能量和血液。当智、仁、义、妻、夫、子、女齐来时,树老了,皮肤僵硬了,身上又布满了疙瘩,秋寒深入骨髓。冬天来了。
我记得一个朋友说过的话。他说,他以前很穷,一个出国过的邻居告诉他,外国人每天都吃鸡蛋,这让他馋死了。于是他许了愿,说等我赚到钱了,就把我第一个月的工资全部用来买鸡蛋。现在他已经四十多岁了,一个月的工资可以买一车鸡蛋。但他说,他并不高兴。一颗鸡蛋的幸福感已经不复存在,现在所有的鸡蛋都无法让一个人的幸福感增加一分。我拥有了一切,但是我的幸福没有了,我的幸福没有了。
我看过一篇文章,美国人有家庭,有妻子,有儿子,有房子,有车,有工作,有地位,什么都有。这是他多年奋斗的结果,但他自己的人生仍然没有什么可失去的。最强烈的生命之声戛然而止,拒绝再向前迈出一步。他从世界上消失了,找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镇,过着流浪的生活。唯一陪伴他的就是一把轻便的折叠椅。每天他都默默地坐在这张椅子上,看着匆匆的人流。在水汪汪的时光里,他不再被激流冲走。与他密切相关的只有流云和微风。
他告别了“奋斗”的辛苦,因为他可以放下心中的烧红的铁和各种纠缠的欲望。
其实,你“奋斗”的艰难程度,与你的欲望方向息息相关。你的瘾越深,你的“挣扎”就越艰难;你有多超然,你的“斗争”就会越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