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转诊(社区卫生 转诊)

栏目: 儿科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159

社区卫生服务是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是城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是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最佳途径。他们在提供优质、方便、快捷、持续、全面的健康服务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大优势。

2014年,管城人大代表洪谦提出了《关于完善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真正实现“小病进社区”的几点建议》。洪谦认为,随着政府的重视和财政投入的加大,东莞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已逐步走向规范。但全市乡镇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各类站点发展仍极不平衡,水平参差不齐。有很多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转诊(社区卫生 转诊)

主要存在六大问题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自2007年起,东莞市连续多年将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社区门诊医疗保障体系建立纳入监管。经过研究,洪谦列出了东莞社区卫生服务目前还存在的六大问题:政策落实、人力配置、医务人员配备、居民意识、药品配送、服务模式。

洪谦表示,目前,相关政策还处于探索一些深层次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问题的试点阶段。很大程度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只发挥“转诊”功能,并不能真正实现“小病进社区”的目标。相当一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认识不足,对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缺乏信任,不配合建立完整规范的健康档案。社区药品配送和合理用药存在诸多问题,导致无药可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洪谦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仍然薄弱。她举例说,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学历、职称、专业结构不合理。中专及以下学历占65.8%,初级职称占93.1%。高级、中级、初级人员比例不平衡。尤其是全科医生短缺。根据相关规定,每个服务中心必须配备全科医生3名,每个服务站必须配备2名。全市现有全科医生数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由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数量较少,大多采用聘任制。导致目前大量医务人员无法入队,导致工资低、人员流动性大。

此外,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没有改变。仍然等待患者上门,注重临床护理,忽视社区群众的医疗保健服务,忽视社区健康干预的作用。

建议完善管理体系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洪茜提出,希望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建立规范的社区卫生服务规章制度。其中,需要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分级转诊医院的社保报销比例,让居民自主选择。

提高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是取得患者信任的关键,也是实现“小病到社区、大病到医院”的必要条件。洪谦表示,东莞相关培训机构目前在东莞卫生学校设立,每年两次为各社康中心、场所提供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但前三个月时间较短,理论与实践无法有机结合。她建议,社区卫生人员完成理论培训后,需要进入有资质的医院临床轮转科室半年至一年。经过严格考核后,颁发全科医生资格证书,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此外,管理医院将派出高职称专家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点开展诊疗工作,还可邀请知名医生定期旁听,增加对患者的吸引力。建议市、镇两级加大财政投入,并给予适当补贴。

为了留住人才,政府需要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数量,固定人员和岗位,并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加大市镇两级财政投入,提高相关医务人员工资福利,出台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避免人员流动和资源浪费。在职人员与招聘人员的工资待遇不应相差太大,应遵循同工同酬的总体原则。

此外,洪谦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将服务模式从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服务形式从医院走向社区、走进家庭;服务内容从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实行人性化、个性化、家庭化服务。具体来说,根据居民不同的健康状况和需求,可将慢性病患者作为首要服务对象,特别是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提供主动健康咨询和分类指导服务。为空巢老人、行动不便、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上门健康咨询、指导和诊疗服务。定期进行电话或上门随访,拉近与居民的距离,提高居民对社区医务人员的信任。

今年起“家庭医生”将全面推行

针对代表们提出的问题和建议,2014年,有关部门不仅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而且还采取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卫生计生局表示,为切实提升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计划在今年未实行“政办政管”、未拨付公共卫生经费的乡镇街道落实相关措施。全面、及时。卫生计生局还对社区场所合理布局情况进行了排查,对全市门诊量最低的50个场所进行了现场排查,提出了整改建议。

为留住和培养人才,东莞市于2014年6月开始招聘社区卫生人员,并制定了公开招聘计划。

为逐步引导群众树立“小病到社区治疗、大病到医院、康复到社区”的良好医疗理念,从2014年8月1日起,东莞降低了就诊标准。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的付费比例。调整后,转诊至乡镇定点医院门诊或定点专科医院门诊的患者缴费比例由60%降低至50%。转诊至市内三级定点医院门诊的缴费比例由50%降至50%。35%。

2014年底,东莞市卫生计生局下发《东莞市城乡家庭医生式服务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1月起,东莞将全面推行家庭医生式服务。到2017年,全市9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家庭医生式服务。

卫生计生部表示,这种新的服务模式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公众建立稳定、互信、契约式的服务关系为原则,完善合理的分级诊疗模式,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首诊双向转诊机制。为公众提供主动、持续、全面、个性化的服务,基本满足公众健康管理需求。此外,通过推广家庭医生式服务,还可引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创新服务模式,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镇村卫生服务一体化。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