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科常见病知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科常见病知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医关于儿科方面有什么好书推荐?
首先要看的肯定是《小儿药证直诀》了。钱乙是儿科鼻祖嘛。
其次是《傅青主》,其《男科》卷下即是儿科。
不知道现在用的是什么教材,但是《中医儿科学》是应该要读的。
《宣氏儿科诊要》,也是临床必看的。
《探小儿病歌》,西岐王氏所创,必背。
仪征“臣”字门儿科,有《孙谨臣儿科集验录》、《医学心悟》等著作,也可以多看看。
《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必看。
《实用中医儿科学》,现代书籍,其中的临床实践经验很有意义。
邓铁涛先生的《实用中医诊断学》《温病学说的发生与成长》及其五脏论,虽然不是专门的儿科医书,但是对儿科诊治大有裨益。
儿童的安全用药指什么?
儿童用药首先一定要遵循安全原则,也是首要原则。如何拥有才能安全?
1、能不用药,尽量不要用药治疗。
2、如果要用一定选择儿童专用药物。
3、小的儿童选择口服液,颗粒剂,能吞咽的可以选择片剂。
4、品牌也很重要,儿童知名药企生产的药物品质往往会高一点,甚至口感也会是宝宝喜欢,依从性好。
5、尽量选择口服或者其他途径一日一次,方便性也很重要。
6、年龄小的一定先看专业医生,再配药,不要随意去药店配药。
7、避免联合用药,成分重叠给儿童带来副作用。
儿童安全用药整理总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1、不恰当的用药
比如孩子感冒、发烧,这种情况常见,但是80%都是由于病毒引起的,实际上并不需要用抗生素,但是现在呢,抗生素滥用非常严重。这会造成孩子的生长问题、消化吸收的问题、肝脏的问题,会出现一些后遗症。
2、用药致残
这种情况在孩子身上更加严重,包括有肝脏的病,肾脏的病,神经系统的病,比较严重、最突出的是用药致聋。我国每年大概有30000儿童是因药物致聋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据,这也是我们用药不当造成的悲剧。
3、误服
有地区数据表明,其中超过50%都是儿童误服一些成人药物。所以误服药物会引起很大的问题。个别的例子还出现过有些人看高锰酸钾颜色挺好看的,喝了引起急性的胃肠坏死。这些情况都让人触目惊心。
4、治疗方式
安全用药观念一定要改变,能口服就不用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用静脉输液,力求把药品使用的副作用和风险降至最低。在临床治疗中,要谨慎使用抗生素。从安全性看,同种药物不同的给药途径,口服用药安全性大于肌注用药,肌注用药安全性大于静脉用药,虽然静脉用药和肌注用药的疗效发挥比口服用药好,但由于静脉或肌肉组织给药缺少消化道及防御系统的处理,其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且输液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粒,增加了对机体组织伤害的风险。
防止儿童误服小贴士:要想避免儿童因好奇心误服药物,首先,家长应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吃药。没病时,吃药反可能引起严重后果。其次,给孩子喂药时不要骗他们说这是糖果。一旦给孩子错误认知,很可能带来两种不良后果:要么他们认为药就是糖,为今后误服埋下隐患;要么他们发现药不好吃,今后抗拒吃药。最后,一定不要让孩子单独接触药。如果在喂药的过程中家长需要离开,必须将药物收好。
儿童用药需要掌握以下常识:1、尽量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和新生儿,家长切忌自行购药治疗。 2、购药前咨询专业药师,慎重选购,尽量选购实力雄厚、知名的药企生产的药品。 3、将药品放在儿童、宠物接触不到的地方。4、及时清理过期药品,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5、用药前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年龄、剂量、疗程服用。6、在联合用药前务必咨询专业的医生或药师。7、对有过敏史的儿童,或有特殊疾病史的儿童,用药前更应咨询专业人士。
央视儿童安全用药公益宣传片载图
近年来儿童用药致残事件层出不穷,因而如何正确合理使用安全的药物,难住了不少年轻爸妈。
今天小编就给各位宝妈宝爸普及下儿童安全用药常识、避免悲剧发生!
药品分类
西药分类
处方药:是凭执业医生或执业助理医师开的单子去购买的药。
非处方药:不需要医生给开的单子,直接去药店就可以购买的药。
注:非处方药分甲类处方药和乙类处方药。乙类非处方药比甲类非处方药的安全性更高。
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在儿童安全用药方面首先要掌握三个原则:药量不多也少;用专用的药剂;做好药袋的标示。同时也要注意以下三方面:
第一,避免服用一些不恰当的用药。像孩子出现的一些感冒、发烧症状,这种大部分是由于病毒引起的,这种情况尽量不要用抗生素药物,因为抗生素会造成孩子的生长、消化、肝脏等出现问题,留下一些后遗症。
第二,用药导致孩子致残。这种情况现在还是比较严重的,很多用药不当,药吃得太多,造成孩子肝脏、肾脏、神经系统出现问题。
第三,孩子误服。很多孩子在家里面觉得一些药品挺好看或家长把一些药物放在孩子够得着的地方,导致孩子误服一些成人药物,引起儿童药物中毒。
如何解决儿科挂号难的问题?
简单讲几点吧,既然作为一个普遍性的问题,那么暂且抛开得重病的儿童。几点建议:1.作为家长,平时多注意积累儿童方面的医疗经验,不要事事都指望医院。2.如果不是什么重大疾病,没必要去那些有名的医院,很多小医院,甚至社区医院的医生,看小孩子多的,经验非常丰富。3.网上挂号还是可以解决一点问题
挂号难的问题这个现象存在很久了。原因是什么?有人说是儿科医生太少了,儿科医生休息太多了。儿科医生不愿意加班。事情真相真的如此么?就我目前上班的医院确实也存在挂号难的问题。我平时上班的时候,解决的大部分问题就是发热,感冒,真正需要来到三甲医院就诊的真的不多,粗略估计也就50%不到,有的人却是没有必要来大医院凑热闹,为了看一个感冒发热,等了好几个小时,真的觉得好可怜。这其实在附近的医院很快就能解决的问题啊。对于挂号难的问题,我认为1 分级诊疗严格实施,这一方面需要政府层面通过医保报销政策来调节,另一方面需要老百姓逐渐改变对孩子的态度,现在孩子都是小皇帝,有点轻微发热感冒,全家就会如临大敌。2 做好科普工作,一方面需要互联网知识普及,另外一方面老百姓自己学习常规知识,我们这一代小时候发热感冒的时候也没有频繁上医院,怎么现在就这样了。
儿科挂号难这五个字包含了太多的内容:看病的孩子太多,排队太久,医生太少。
那我们依次分析一下。
是不是所有的儿科疾病都需要去医院?是不是都需要去三级甲等大医院,是不是都需要挂专家号呢?相信随着我抛出这个问题,很多人已经心里有了答案,那就是不一定。
儿科挂号难,很多时候都出现在三甲的儿科门诊,或者是专家号的门口。
而事实上,很多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也在纳闷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生个小病,发烧感冒流鼻涕,都来三甲排长队呢?
从小编个人的经验来看身,边较近的半径内如果有基层医院,未必没有好医生,未必不能看好病。
也是因为在三甲排队排急诊,排的实在不耐烦,就把孩子送到基层医院去看病,结果偶遇了一位好医生,成为好医生不但有耐心,而且还给家长留电话。更关键的一点是看病看的挺好。
如果再细致分析的话,很多孩子的感冒发烧在家长的护理和简单照顾下,也是能痊愈的。
往往是家长过于紧张,不去医院怎么行?——这种思维导致了大家往医院扎堆儿。
下次孩子再感冒,不妨去基层医院试试看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科常见病知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科常见病知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