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多数动物相比,人类似乎更愿意从事给自己带来毁灭的行为。例如,人们撒谎、欺骗、偷窃、以穿孔和纹身等破坏性方式装饰自己的身体、压力过大而自杀,当然还有杀人。美国《现场科学》杂志近日发表文章,揭示了人类8种自毁行为的心理动机。
1.坏习惯很难改掉
多项研究发现,即使我们非常清楚坏习惯极其有害,但改掉它仍然很困难。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研究人类坏习惯的辛迪·加尔丁表示,人类坏习惯难以改变的原因包括:与生俱来的叛逆心态;无法真正了解危险的本质;不健康习惯的合理化;遗传因素导致不良习惯等等。
2、有偷窃的习惯
需要是偷窃的动机,而那些有偷盗成瘾的人会从偷盗行为中得到巨大的刺激。在美国一项涉及43,000人的研究中,11%的受试者承认至少去商店接过一次人。研究参与者、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的琼·格兰特表示,这些人完全有能力为他们偷窃的东西付出代价。
专家表示,盗窃癖可能是遗传性的。毕竟连猴子都会这么做。卷尾猴有一套特殊的信号来传达捕食者正在接近的信息,但一些卷尾猴会发出虚假信号来欺骗其他猴子留下食物并逃命,然后以自己为食。
3.欺骗性
人类经常说谎,而且谎言是司空见惯的。马萨诸塞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费尔德曼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说谎其实需要“水平”。人们在编造谎言时,比陈述事实时多使用30%的句子;人们使用电子邮件来传播谎言。谎言比我在手写信中所说的还要多。说谎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但通常与深层心理因素有关。费尔德曼认为说谎与自尊密切相关。
大家都知道“诚实是一种美德”,但美国独立民意调查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完成的一项调查发现,近1/5的美国人认为“用税收做某事”是“可以接受的”或“不可接受的”。道德问题。”大约10%的人对配偶不忠感到矛盾。
4.暴力欺凌
多项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学龄儿童遭受过欺凌。2009年欧洲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学校欺凌他人的孩子更有可能在家里欺负兄弟姐妹。反之亦然。然而,这种行为并非儿童所独有。研究发现,大约30%的美国人曾被老板或同事欺负过。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健康与工作项目中心主任莎拉·特雷西表示,欺凌可以被定义为“冲突升级”,这种冲突通常是逐渐积累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欺凌他人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地位和权力。
暴力在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直存在,导致一些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我们渴望暴力,并且暴力存在于我们的基因中。发表在《美国杂志》《精神病药理学》上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类对暴力的渴望与对性、食物和毒品的需要没有什么不同。
5.《美丽的刀》
据估计,到2015年,17%的美国人将接受各种整容手术。为何人们趋之若鹜“塑身”?美有着悠久的历史。与古代相比,现代美容技术如整容、抽脂、双眼皮手术、矫正牙齿几乎无害。
美国妇女与家庭研究中心主任、心理学家戴安娜·祖克曼表示,一种理论是,如果你看起来不错,你会对自己感觉更好,人们也会生活得更幸福。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即使在经济衰退期间整容手术数量急剧下降的情况下,激光除皱治疗也极为流行。
6.屈服于压力
压力可能会增加心脏病甚至癌症的发病率,从而致命。压力会导致抑郁,进而导致自杀。然而,目前还很难确定压力产生的机制。对于许多人来说,现代工作场所是压力的主要来源。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6亿人每周加班约48小时。智能手机和宽带网络模糊了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大约一半的美国人在家工作。其他研究发现,抚养孩子也是压力的主要来源。老年人承受的压力较小。
健康专家建议,定期锻炼和充足的睡眠是对抗压力的最佳方法。
7.赌博成瘾
人类的赌博心态似乎是与生俱来的,或许正因为如此,赌博这样的破坏性活动才屡见不鲜。《美国杂志》《神经元》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赌博中获胜会激活大脑中与“获胜”相关的脑回,会进一步增强欲望赌一把。
英国剑桥大学的卢克·克拉克表示,赌徒通常将“险胜”解读为“彻底胜利”,因此赌得越多,瘾就越大。一些研究表明,输钱会导致赌徒失去自制力。
8.散布谣言
英国牛津大学灵长类动物学家罗宾·邓巴认为,狒狒互相打扮是为了维持和巩固“社会关系”。但人类更进化到使用谣言作为“社会关系增强剂”。研究发现,人们散布谣言是为了拉帮结派、增强自尊。很多时候,谣言的真正目的并不是揭露真相,而是以牺牲第三方利益为代价制造“假团结”。
南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教授詹妮弗·保尔森表示,当两个人都厌恶同一个人时,八卦这个人可以让他们的友谊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