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做了很多,孩子却依然空虚
当你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你有没有被父母夸奖过,说你是一个听大人的话的好女孩?也许,也许不是。在很多妈妈看来,听话的女儿就是好女儿。
女儿对母亲是无限依赖的。然而,如果女儿感到被母亲忽视,她会本能地感到恐惧。大多数女孩每天都会紧张地看着母亲的脸。
刘女士,43岁。她的女儿今年上初三。刘女士和前夫两年前分手了。我一个人努力照顾女儿。我的女儿性格很男性化,而且很内向。虽然她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她很听妈妈的话。有一天,刘女士发现了孩子的日记,发现阳阳爱上了学校的一名大二男同学。刘女士简直不敢相信,一向听话的阳阳,怎么会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
孩子知道自己的恋情曝光了。她只是对愤怒的母亲说了几句话,大致意思是:妈妈,我厌倦了当一个听话的女儿。你为我做了很多,但我的心真的很难过。空虚…
孩子终究是孩子,她不可能理解刘女士的艰辛生活和精神经历。同样,作为成年人,刘女士也不太可能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
愤怒的母亲拒绝表扬女儿
刘女士的一生充满艰辛。生活、孩子、事业上的很多矛盾都是她自己积累起来的。她脾气不好,总是说同样的话。她自己也承认,自己经常没有平等对待女儿,骂她的次数多于沟通的次数。
至于女儿阳阳,她从小就迎合暴力的母亲,扮演着“好女孩”的角色。做“好女孩”的目的当然是为了让妈妈高兴。
但尽管她很努力,表现得像个好女孩,但她仍然没有得到妈妈的微笑或表扬。尤其是在父母离婚后的日子里,阳阳很少感受到那种“宠爱”。
这个时候,很多和阳阳一样的女孩都感到困惑,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想来想去,她常常这样想:我会更加努力,做一个好女孩。其实女儿心里想的是:如果我不做个好女孩,妈妈就不会喜欢我,我在家里就没有自己的生活基础。
当亲情变成契约关系
女孩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会认为亲情是一种契约关系。只有成为一个好女孩,才能继续留在家里。她对正确建立这种关系的理解只能局限于追求利益平衡的人际关系。
事实上,亲情没有任何交换条件,更不用说任何契约。母亲无条件地爱她的女儿。作为一个孩子,你当然不想扮演“好女孩”的角色。然而,正是因为不高兴的母亲疏忽了对女儿的表扬,女儿的内心无法得到及时的满足。因此,即使有的妈妈,比如刘女士,在生活上为女儿操心、照顾,孩子心里依然会留下巨大的空虚,这就为青春期的各种心理困惑提供了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