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人们对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体检已经成为很多人年度健康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老年人。虽然体检项目因人而异,但肺功能检查似乎并不是很普及。近日,钟南山院士在网上采访家庭医生时指出,40岁以上的人体检中最好增加肺功能检查,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目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钟院士指出,人的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下降,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人下降速度更快。然而,早期肺功能下降并无明显症状,因此常常错过慢阻肺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气短等症状,很可能肺功能下降了一半,进一步治疗也没有效果。就像脚肿、肾功能严重受损时治疗肾病,或者高血压到中风的时候治疗一样,降血压意义不大。
如果能在每年体检中加入肺功能检查,关注肺功能下降速度是否超过正常值,如有异常立即进行进一步检查,这对COPD患者将十分有利。因为COPD的早期治疗效果非常明显,吸入治疗可以有效减缓肺功能下降的速度,甚至达到与正常人相同的水平。如果在症状出现时就开始治疗,残疾率和死亡率将会高得多。特别是对于经常吸烟或接触有害气体污染的高危人群,肺功能检查更为重要,应将其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肺功能测试非常简单且便宜。基本的筛查只需要几块钱,用峰流量计吹一下就可以了。与病情严重时的治疗费用相比,进一步检查的费用并不高。更像是小魔女能看到大魔女。
专家解读慢阻肺六大误区
2011年11月16日是第十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原会长钟南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王晨教授联合表示,当前慢阻肺防治形势我国治疗形势严峻,应避免以下六大误区,提高我国慢阻肺防治水平。
钟南山:如果不能呼吸,肺功能可能下降一半
钟南山院士在接受专访时指出,当出现呼吸困难、爬楼梯呼吸困难、赶公交车呼吸急促等症状时,肺功能可能已经下降了一半甚至更多。
步行健身可改善老年人肺功能
变速行走法:双腿以一定的速度行走,可以促进腹部肌肉的节律性收缩。再加上手臂的摆动,还有助于增加肺部的通气量,强化肺功能。每天步行距离为1000-2000米。行走时需要改变速度。例如,先以中或快的速度行走30秒至1分钟,然后缓慢行走2分钟,快慢交替。走路时尽量保持胸部挺直,并进行呼吸练习。一般走四步就可以吸气,走六步就可以呼气。每天步行1-2次,最好是早上和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