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的特殊性有哪些,儿科的特殊性有哪些方面

栏目: 儿科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科的特殊性有哪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科的特殊性有哪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儿童认知的发展的4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

皮亚杰认为,所有儿童的心理都以确定不移的顺序经过各认知阶段发展。他把儿童心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出生至2岁)这时婴儿只具有“感知运动性智慧”,开始协调感知觉和动作间的活动,还没出现表象和思维;婴儿开始能区分自己和物体,并进一步了解到动作与效果的关系等。②前运算阶段(2~7岁)这时表象和语言的信号性功能出现,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大大扩展了儿童的智慧活动能力。但这个阶段的儿童,还没有“守恒”和“可逆性”,且自我中心比较突出。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时儿童有了具体运算能力,出现了“守恒”和“可逆性”。“运算”(operation)是皮亚杰的智力成长理论的核心概念。所谓运算是指为了某种目的而变换信息的一种特殊的智力程序,而且它是可逆的。但这个时期儿童的运算还不能离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这时的青少年已有形式运算能力,其心理水平已接近成人。所谓“形式运算”,是“使形式从内容解放出来”,思维超出了所感知的事实或事物的具体内容,而朝着非直接感知的或未来的事物的方向发展。如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推理,解决问题等。

儿科的特殊性有哪些,儿科的特殊性有哪些方面

儿童认知的发展的4个阶段的特点如下: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感知运动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和动作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这一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在9-12个月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消失时,儿童知道客体并非不存在,在此之前,儿童往往认为不在眼前的客体不存在,并且不再去寻找。客体永恒性是更高层次认知活动的基础,表明儿童开始在在头脑中用符号来表征事物,但还不能用言语和抽像符号为事物命名。

2、前运算阶段(2-7岁)

进入前运算阶段,儿童能运用表象和符号思维,即儿童能用某一事物代表或表征其他事物来描述外部世界。但这一阶段的儿童还能很好的掌握概念的概括性和一般性.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思维中形成了守恒概念,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概念。守恒概念的出现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主要特征。

4、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

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可感知事物的依赖,使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最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钟摆实验”儿童能够独自完成“钟摆实验”则表明他的认知发展水平已处在形式运算阶段。

根据早期儿童发展特点,学前教育应当确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一、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原则.

三、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四、充分利用儿童,家庭,社区教育资源的原则五、保教结合的原则.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七、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八、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儿童思维基本过程和基本形式发展有什么特点?

儿童思维是由幼儿的直观行为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表现出具体的形象性。幼儿初期的思维仍然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他们的思维活动离不开事物的直接感知,并且依赖其自身的活动。

具体的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性、形象性,思维的内容是具体的,依靠形象来思维。随着生活经验的增加,幼儿开始逐渐的用抽象的方式思考问题。

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科的特殊性有哪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科的特殊性有哪些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