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告诉我们:即使你内心动荡,外表也应该平静。这是成熟的标志。
实验表明:抑制情绪也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光做其他事情可能还不够。
他们简单介绍了一对偶然认识的女士,然后让女士们坐在2米外的隔断两端。实验者解释说,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对话过程,告诉受试者他们的血压将被测量,并且对话的视频将被录制。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幌子,你知道。
参与者可以通过监视器看到对方与她通信,但无法直接看到对方。坐下后,受试者首先观看3分钟的自然电影,以测量他们平时的血压。为了给双方制造负面情绪体验,受试者观看了一部16分钟的战争纪录片。这段视频记录了二战期间日本被投下两颗原子弹后的场景。
接下来,实验者将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三个条件组:情绪抑制组、反思评估组和对照组。
被分配到情绪压抑组的人被指示:“在剩下的谈话中,请不要表现出任何让你的伴侣知道你的感受的迹象。”
被分配到重新思考评估组的人得到的指示是:“在下一次谈话中,思考你想要什么。这应该是一个平静、非激情的情况。”这个指令与情绪抑制组的指令类似。有本质区别吗?当然!前一组的参与者思考如何抑制负面情绪,并用“阻断”的方法让情绪一直存在;而该组的参与者则试图消除心中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让自己弄清楚。
分配到对照组的人将指令当作一段音乐来听。然后,实验者移除了隔板,让参与者面对面讨论他们对人性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的宗教和政治信仰。参与者可以随时结束对话。谈话结束后,隔断被重新放回,参与者在一个单独的空间中填写一份关于他们的情感体验的调查问卷。他们的对话被录制成视频,他们的行为表情被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编码。
对比视频记录可以看出,情绪压抑使得个体在谈话中有些心不在焉。谈话过程中的反应比开始时减弱,血压升高。因此,情绪压抑不利于沟通,还会产生身体压力感。
这是本研究中进行的实验的结果,但情绪抑制和情绪控制是两个不同的事情。情绪压抑似乎不利于两个人的沟通,但情绪控制却未必如此。我们通常所说的“平静”是指一种情绪控制,而不是情绪压抑。一个成熟的个体需要练习的是控制自己极端的情绪爆发,而不是在与他人交流时刻意压抑自己的情绪体验。适当表达负面情绪也有利于双方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