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两天,常州“毒校”事件成为舆论焦点。继央视的报道和常州外语的辟谣后,今天常州又有了新的进展。目前,常州官方已承认该校133名学生体检异常,其中71人患有甲状腺结节。常州“毒校”危机谁该负责?
一侧是七年前被三个化工厂污染的土地,面积有几个足球场那么大;另一边是刚搬进来的学校,总有一股刺鼻的气味。两者之间只有一条路。
本应是一个安全的学习场所,但学校却位于“有毒地块”旁边;本应健康的少男少女却出现了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连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500名学生疑似因化工厂污染土地中毒,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在环境敏感地区建设学校应谨慎,但为什么学校要建在距离“有毒场地”仅100米的地方呢?环评警告为何没有得到认真对待?为什么自发体检和组织体检的结果相差如此之大?新华社记者赶赴当地调查。
选址灾难:7年前埋下的“定时炸弹”
既然这片土地“有毒”,常州外国语学校为何选择此地?
记者了解到,长外由于教学水平较高,成为不少当地家长择校的首选。2015年搬迁前,由于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学及配套资源不足,原校址已不能满足学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且房屋抗震系数较低,需要进行改造和建设。
常州市“花了很多时间思考这个问题”。常州市政府透露,近年来,城市人口进一步向常州高新区和工业园区集中,新北区也急需更丰富的教育资源;常州外国语学校异地重建搬迁,不仅可以缓解学校原所在地区主要道路的交通压力,还可以大大提高北方新城的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根据常州市新北区规划,常外新校区位于通江路以西、辽河路以南、千岛湖路以北。该地块原为太平洋电机厂及自然村。虽然不是原来的化工厂用地,但距离原化工厂用地不到100米,所以埋下了“定时炸弹”。
记者调查了解到,被污染的原化工厂用地包括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农药厂、常州华达化工厂、常州张裕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原厂址。土地总面积约26.2公顷。由于化工厂造成的污染和浓重气味,周边居民反应强烈。结果,政府命令企业搬迁到新地区。从那时起,这块土地就一直闲置着。
2009年5月,该地块化工企业搬迁工作启动。原长隆化工等企业搬迁将于2011年6月前完成,项目于2013年立项,土地恢复工程于2014年3月正式实施。
根据此前当地相关规划,受污染的原化工厂用地修复后原计划用于商业开发,修复工程由常州黑牡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设计指导单位进行。对于相关地块的土壤修复工程计划,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原计划于去年6月完成土壤修复工作。但由于接受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的水泥企业无法正常生产,因此没有明确的整治时间。但相关部门尚未针对这一变化做出相应的预案。
问题还不止于此。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徐普清表示,修复过程中,承包商和施工方本应按照有关部门下发的方案进行密闭作业,却改为露天作业,相关环境风险未得到有效控制。
生态风险:在有毒土地上开工建设学校而未进行治理
既然是“有毒土地”,那么新校址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如何?
据记者调查,作为学校建设依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于2012年3月31日获批,但学校奠基施工时间为2011年8月21日,此举被质疑为审批前正在建设中。
对此,当地相关部门表示,环评前已经奠基,但并未正式开工。具体开工时间为2013年10月,2015年7月竣工,之后学校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后,于201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常州市环境保护研究院出具的《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新北校区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显示,周边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影响已成为学校环境的重要隐患。
报告称,项目北侧长龙公司原址土壤和地下水已被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构成风险。同时提醒,长隆等化工厂原址恢复后,会产生空气污染。如果学校在土地恢复验收之前投入使用,将对学校师生健康产生影响。常州市政府表示,自2015年12月下旬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北侧原常隆、华达、常裕化工地块土壤修复过程中,不断散发出异味。
事实是,学校早在2013年10月就开始建设,并于201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这说明校址建设是在土地修复之前进行的,相关部门并没有重视。可能的污染;本应在学校开学前完成的污染土地修复工作意外推迟,但学校搬迁计划并未调整,仍照常投入使用。导致环境风险加大。
健康保卫战:为什么自发体检和组织体检结果相差这么大?
常州外国语学校因其较高的教学水平,成为很多当地家长择校的首选。但从去年年底开始,这所学校就成为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噩梦。
“我每天都很担心。我女儿被诊断出淋巴结肿大。”一位秦姓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去年12月,原化工厂周边土地被翻耕修缮。刺鼻的气味越来越浓,孩子昏昏欲睡。头皮屑等症状。1月10日左右,他的女儿被发现淋巴结肿大。一个多月后再次检查时,一侧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大小,而另一半则保持不变。
常州外国语学校董事长、江苏省常州中学校长石品南签署的一份《常州外国语学校七至八年级学生自发体检及自愿提供体检结果汇总表》该省3月11日收到学生家长提供的样本显示,641份样本中,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
针对学生考试指标异常,常州市政府表示,已组织专家组进行专题分析。相关检测数据与家长提供的数据相差较大,但指标异常的却有100多人。常州市卫计委组织的医疗专家组数据显示,1月11日至2月29日上午9时,全市8家医院共接待留学生就医、体检597人次,收治133人次。患者检查指标异常。其中:甲状腺结节7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22例,甲状腺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7例,肝功能异常5例,肾功能异常8例,支气管炎3例,甲状腺炎2例。1人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4人白细胞异常。
针对家长反映的学生因土地污染导致罹患淋巴瘤的情况,常州市卫生计生委医疗专家组组长、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华飞表示,此前已确诊1例。学校已搬迁,目前正在接受处理。对待。
1月8日,在“常州外国语学校全体家长”致“各级政府、环保、教育、信访等部门领导”的联名信中,家长质疑“孩子的健康,项目的发展更重要。”
教育部、环保部高度重视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成立联合调查组,将赴常州开展现场调查;国务院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启动重大教育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机制,由国家督学牵头,在当地开展专项督导。环保部表示,调查结束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教育部表示,督导组将及时公布相关检查结果,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记者将进一步追踪常州学校化学污染事件的进展。
生态风险:在有毒土地上开工建设学校而未进行治理
既然是“有毒土地”,那么新校址的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如何?
据记者调查,作为学校建设依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于2012年3月31日获批,但学校奠基施工时间为2011年8月21日,此举被质疑为审批前正在建设中。
对此,当地相关部门表示,环评前已经奠基,但并未正式开工。具体开工时间为2013年10月,2015年7月竣工,之后学校达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标准后,于201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
常州市环境保护研究院出具的《江苏省常州市高级中学新北校区新建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显示,周边场地土壤、地下水污染影响已成为学校环境的重要隐患。
报告称,项目北侧长龙公司原址土壤和地下水已被污染,对人体健康和生态风险构成风险。同时提醒,长隆等化工厂原址恢复后,会产生空气污染。如果学校在土地恢复验收之前投入使用,将对学校师生健康产生影响。常州市政府表示,自2015年12月下旬以来,常州外国语学校北侧原常隆、华达、常裕化工地块土壤修复过程中,不断散发出异味。
事实是,学校早在2013年10月就开始建设,并于2015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这说明校址建设是在土地修复之前进行的,相关部门并没有重视。可能的污染;本应在学校开学前完成的污染土地修复工作意外推迟,但学校搬迁计划并未调整,仍照常投入使用。导致环境风险加大。
健康保卫战:为什么自发体检和组织体检结果相差这么大?
常州外国语学校因其较高的教学水平,成为很多当地家长择校的首选。但从去年年底开始,这所学校就成为了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噩梦。
“我每天都很担心。我女儿被诊断出淋巴结肿大。”一位秦姓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去年12月,原化工厂周边土地被翻耕修缮。刺鼻的气味越来越浓,孩子昏昏欲睡。头皮屑等症状。1月10日左右,他的女儿被发现淋巴结肿大。一个多月后再次检查时,一侧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大小,而另一半则保持不变。
常州外国语学校董事长、江苏省常州中学校长石品南签署的一份《常州外国语学校七至八年级学生自发体检及自愿提供体检结果汇总表》该省3月11日收到学生家长提供的样本显示,641份样本中,有493人出现皮炎、湿疹、支气管炎、血液指标异常、白细胞减少等异常症状。
针对学生考试指标异常,常州市政府表示,已组织专家组进行专题分析。相关检测数据与家长提供的数据相差较大,但指标异常的却有100多人。常州市卫计委组织的医疗专家组数据显示,1月11日至2月29日上午9时,全市8家医院共接待留学生就医、体检597人次,收治133人次。患者检查指标异常。其中:甲状腺结节7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22例,甲状腺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肿大17例,肝功能异常5例,肾功能异常8例,支气管炎3例,甲状腺炎2例。1人左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4人白细胞异常。
针对家长反映的学生因土地污染导致罹患淋巴瘤的情况,常州市卫生计生委医疗专家组组长、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华飞表示,此前已确诊1例。学校已搬迁,目前正在接受处理。对待。
1月8日,在“常州外国语学校全体家长”致“各级政府、环保、教育、信访等部门领导”的联名信中,家长质疑“孩子的健康,项目的发展更重要。”
教育部、环保部高度重视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周边环境污染问题。环保部和江苏省政府成立联合调查组,将赴常州开展现场调查;国务院教育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启动重大教育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机制,由国家督学牵头,在当地开展专项督导。环保部表示,调查结束后将及时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教育部表示,督导组将及时公布相关检查结果,切实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记者将进一步追踪常州学校化学污染事件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