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科患者的特点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儿科患者的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简答题,简述幼儿的特征有哪些?
幼儿的特征具体如下: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小班时期是指3~4岁儿童的心理,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的影响,也就是不受理智支配,而受情绪支配。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年龄越小表现得越突出一般表现在对人对事情的表现特点上。
2.爱模仿 因为在这时期,儿童独立性差,所以就表现出爱模仿来,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儿童在认识事物的时候,也就是在思维方面,会表现出直觉行动思维这个特点来。也就是说儿童的思维带着直觉行动性。这时期儿童认识事物、思考事物时最主要的特点是:他凭着感知觉,凭着动作去认识事物,认识世界,积累知识。所以我们在组织儿童进行学习的时候,或者组织儿童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儿童的这个特点。
简述儿童发展的特点?
儿童发展的特点:
1、顺序性
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具体形象—>抽象—>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
2、阶段性、连续性
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不均衡性
(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4、稳定性、可变性
儿童发展的特点:
1、顺序性
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具体形象—>抽象—>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
2、阶段性、连续性
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不均衡性
(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4、稳定性、可变性
13岁孩子的特点有哪些?
13岁孩子的特点:
(1)情绪多变
他们既会为一时的成功而激动不已,也会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他们情绪多变,经常出现莫名的烦恼、焦虑。
(2) 心理上“锁”
进人青春期,由于心理的不断发展,他们的情绪自控能力比孩提时有了较大的提高,学会掩饰、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出现心理“闭锁”的特点。过去爱说爱笑的孩 子,进人青春期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他们常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很少和父母交谈,甚至拒绝父母的关爱。
(3) 心理向成熟过渡
青春期是长大成人的开始,是由不成熟向成熟的过渡。这一过程对他们来说是漫长而痛苦的。此时,他们既非大人,又非儿童,原来的孩童世界已被打破,但新的成人世界又尚未建立。因此,他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冲突。 比如,生理成熟提前和心理成熟滞后的矛盾; 独立意识增强与实际能力偏低的矛盾;渴望他人理解,但又有心理“闭锁”的矛盾。
(4) 行为易冲动叛逆
美国和加拿大学者的最新研究指出,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脑中,负责控制感情和冲动的神经尚未发育成熟,这是他们易冲动的原因。
(5) 独立性增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科患者的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科患者的特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