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儿科医生崔玉涛微信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儿科医生崔玉涛微信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宝宝4个月啦!几个月加辅食比较好?
宝宝4个月啦,几个月加辅食比较好呢?可能有的老人会说“饭养人,应该早点给孩子加辅食”,也有的妈妈觉得母乳为“气血所化”,母乳营养丰富,应该多喂一段时间母乳。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呢?
1、母乳中铁含量非常低,只有大约0.1%左右。而孩子生长发育又需要大量的铁,6~12个月大约每天需要补充9~10mg的铁。宝宝出生时从母体储存一部分铁,大约能维持到宝宝4~6个月。如果孩子早产的话,那么孩子就更容易缺铁。
2、母乳中锌含量也比较低,初乳的锌含量最高,越往后母乳的锌含量越低。而锌元素是细胞发育、和十几种酶的必需物质,而且锌能抵抗病毒和细菌的侵入,促进伤口愈合,还与孩子的大脑智力发育有关。对于孩子来说,母乳只能提供1/4的锌,其它3/4的锌需要从辅食中获得。
3、另外,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B6,其中80%需要通过辅食获得;还有大约50%的维生素C,以及大约90%的维生素D,也需要通过母乳之外的途径来获得。所以及时给孩子加辅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哦!
一般来说建议孩子6个月时加辅食,但实际上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进度不太一样。研究发现:宝宝4个月~6个半月之间对不同口味食物的接受程度最高。所以如果错过这个时间段,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反而有所下降。比如说有些宝宝过分依赖母乳或奶粉,对辅食不感兴趣。有些家长追在孩子后面喂,孩子也不爱吃,其实这就是辅食添加太晚的原因。
所以,可以根据孩子的一些表现再决定什么时候加辅食,比如说:
如果你的孩子具备以上这些条件,那么就可以提前加辅食了。
1、先给宝宝加强化铁辅食——高铁米粉。米粉便于孩子消化,可以加奶粉或者用温水冲调米粉。建议直接买成品米粉,妈妈自己做的米粉还是营养过于单一。
2、给宝宝加米粉时,母乳或奶粉仍然是宝宝的主要营养来源。宝宝1岁以内每天奶水摄入量不得少于600ml,辅食每天2次或者3次;1岁以后奶水每天也不能少于500ml,辅食则可增加到每天3次。
3、宝宝9个月以内,辅食性状以软为主,包括米糊、稀粥、烂面条、肉泥肝泥和果泥;宝宝9~12个月加蛋黄和全蛋、稠粥、面条、小颗粒的肉类以及碎菜。宝宝1岁之后就可以加软饭和小馒头。总之,辅食的添加应该先细后粗,先稀后稠。
你好,一般宝宝出生3个月后,母乳或配方奶粉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求了,开始添加辅食了,你家宝贝4个月了可以开始添加辅食。添加辅食首先是从一样到多样、从稀到稠、从细到粗,按顺序给予添加。如何添加,要看宝宝的具体情况,如果宝宝可以抬头,而且开始有咀嚼行为,看到家长吃饭的时候,嘴巴开始动,开始向你寻求食物的时候,那么可以考虑,就算宝宝四个月,也可以开始给他添加辅食。四个月的宝宝可以从稀到稠,所以首先我们可以添加米粉、果泥、蔬菜泥等等;我们还可以给宝宝添加蛋黄,蛋黄先从1/4个开始,把它碾碎,加入汤或者稀粥,搅拌以后喂食;宝宝四个半月以后,我们也开始给予煮烂的、没有米粒的稀粥,甚至必要时,如果宝宝需求,可以加一点细的猪肉末等等都是可以的。
建议满6个月添加辅食。
宝宝的快速生长需要相对较高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素,据估计,有99%的铁、75%的锌、80%的维生素B6、50%的维生素C等必须从添加的辅食中获得。
研究发现,出生17-26周的婴儿对不同口味的接受度最高,而26-45周的婴儿对不同质地食物的接受度较高。适时添加与婴幼儿发育水平相适应的不同口味、不同质地、不同种类的食物,可以促进婴幼儿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锻炼其口腔运动能力,有助于其神经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
初期添加辅食时先母乳喂养,待宝宝半饱时再喂辅食,然后再根据需要哺乳。每天可母乳喂养4-6次,辅食喂养2-3次,尽量将辅食喂养安排在与家人进食时间相近或相同时,以便以后婴儿能与家人共同进餐。
宝宝1岁以后能吃大人吃的饭了吗?
有很多家长在宝宝1岁以后就开始给宝宝吃大人饭,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喂养方法。早给宝宝吃大人饭菜,不利于宝宝身体健康发育。
著名的儿科医生崔玉涛在他的新书《崔玉涛图解宝宝成长》中写到:
1.大人饭菜调味品多
2岁之内的宝宝,能添加的调味品主要是盐和糖,而且还要尽量的少加。这是因为宝宝各个脏器还没有发育完善,肾脏代谢能力有限。摄入过多的钠,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摄入过多的糖,还会造成龋齿、肥胖等问题。
而大人的饭吃调味品太多,除了盐、糖,还有其他的,如大料、花椒、料酒等,这些都不利于宝宝身体健康。
2.宝宝过早就大人饭菜,容易挑食和厌食
宝宝,宝宝的味觉发育呈阶梯状特点。
崔玉涛这样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儿科医生崔玉涛微信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儿科医生崔玉涛微信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