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流产的陈女士身心俱疲,痛苦不堪,无奈滥用堕胎药。家住海珠区的吴桂婵女士和丈夫结婚十多年,今年首次怀孕。丈夫看到妻子41岁怀上了第一个孩子,心里非常紧张,就到昌岗东路一家大型综合三甲医院的专科门诊进行产前检查,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顺利怀孕。妻子会得到很好的照顾。
据吴女士及其家人介绍,7月20日,怀孕两个月的吴女士来到这里进行第一次产前检查。随后的多次检查显示胎儿状况正常。8月11日,吴女士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来到专科门诊复查。诊断后,医生认为吴女士只是息肉,胎儿发育正常。医生给她开了抗胎药——“芪宁”。吴女士的丈夫陈先生跟着护士到楼下的专科门诊药房取药。
据陈老师交代,当时是下午4点左右,药房里有两名药剂师。他们边聊天边拿药。只有一个人问:“是米非司酮吗?”另一个人应道:“是的。”后来,没有经过任何审查,甚至没有叫他的名字,就给他下了药。没有人向他解释他拿的是什么药,或者服药时要注意什么。
当晚,陈女士按照医生的指示服药“一天一次,一次两片”后不久就感到胃部不适。第二天,吴女士第二次服药,疼痛加重。她有些疑惑,于是拿起药箱,仔细查看说明书,发现米非司酮“可以用于绝经49天内终止妊娠”。原来,这是常用的堕胎药!
当天下午,陈女士下体开始流血,并伴有剧烈疼痛。晚上,陈老师电话联系了医院,特产住院部产房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个药即使吃一粒,胎儿也保不住,明天马上来医院吧。””
胎儿死在子宫里
8月13日上午,陈老师去医院找到了主治医生。医生从药房查到处方,发现处方上写的是常用的保胎药“芪宁”,而不是堕胎药米非司酮。
药店的人提出用奇宁换米非司酮。由于陈老师的坚持,药房工作人员在病历背面写下了“米非司酮替奇宁”,并签下了他的名字和日期。
当天下午,陈老师在回家的路上得知妻子严重失血,被送往医院抢救。医生见到她后,给她注射了保胎针。14日上午,陈女士持续大量流血,直至下午4点左右。经过抽血化验,验血显示读数从六万下降到四万多,胎音也消失了。医生认为胎儿已经无法挽救,建议手术切除死胎。这个消息让一家人悲痛欲绝,但希望大人们平安,所以他们同意了。
16日,陈女士再次出现严重出血。值班医生给她注射了催产素注射液,很快胎儿组织就被排出体外了。
陈老师给记者展示了芪宁和米非司酮。两个盒子的设计、文字和说明完全不同。他说,自妻子出事以来,除了与他们交涉的医务科杨老师外,医院其他负责人没有前来了解妻子的情况,也没有解释善后事宜。杨只道:“你可以去法院提起诉讼。”
医院的解释
18日下午,记者找到了该院办公室李副主任、医务科李科长。两人强调,此事正在进一步了解,医疗部门正在与患者沟通。两人表示,在诊疗过程中,院方立即采取积极措施处理患者健康状况,并将排出的组织送病理科检查。结果通常会在5-10天内出炉。李科长表示,按照医院的配药流程,应该不会有任何差错。如果遵循管理程序,就不会出现错误。患者拿出的药和医生开的药不一样,这件事还需要调查。孕妇出现胚胎漏出的原因有很多。
两位负责人表示,医院药品配送系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有检查人员。如果药物有特殊用途,药师肯定会向患者解释,医生诊所也会解释。他们表示,13日,医院已将此事通报全院,并表示“无论是有效投诉还是无效投诉,都会严肃处理,并会以患者安全为目标进行整改”。18日下午,全院再次召开班组以上领导会议,要求全院中层干部对各方面隐患进行自查,发现漏洞及时整改。
事件的真相尚未确定。孰是孰非还有待司法部门介入进一步认定。记者将持续关注事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