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出台背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出台了吗)

栏目: 儿科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85

国务院医改办起草的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号已完成并报送国务院。《报告》指出,《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出台以来,新一轮医改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如期全面完成三年医改任务,交出了中国答卷惠及全民的单张。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扎实推进。

“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基层群众最深的感受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出台背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总结报告》出台了吗)

《报告》指出,经过三年改革,我国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为底线,商业医疗保险为保障。健康保险和其他形式的医疗保险是补充性的。特色医疗保险体系初步形成,为城乡居民看病就医提供了制度保障。截至2011年底,城乡居民参加三项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超过13亿人,比改革前增加1.72亿人,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由2008年每人每年80元提高到2011年200元。各统筹地区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保险最高缴费限额提高至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当地居民年可支配收入和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低于5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覆盖范围由住院扩大到门诊,98%的协调地区建立了门诊协调。

药品价格大幅下降、医疗报销增加,是基层医改三年来最惠及群众的主要成果。《报告》据说,这既依托全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成果,也受益于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等政策的叠加效应。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本次医改的重大制度创新。2011年7月末,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行基本药物零差销售。改革目标提前实现,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以基本药物制度撬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改革任务到2011年底基本完成,形成公益性管理体制、竞争性用人机制、激励性分配机制、标准化药品采购机制、长效综合补偿等五大新运行机制机制,结束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长达数十年的“以药补医”的历史。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群众就医的重要平台。《报告》据说,三年来,中央投入超过630亿元,支持3.3万所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各级政府也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条件改善最明显的时期。经过三年建设,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功能更加齐全、面貌焕然一新。

在为城乡居民提供均等的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报告》指出,全国城乡普遍实施10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7大类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从2009年开始,国家首次向城乡居民每人提供15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费,2011年提高到25元。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正在有序推进。17个国家试点城市、37个省级试点城市、2000多家公立医院开展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便民惠民举措全面落实,多元化医疗格局初步建立。加快进度,积累有益经验。

统计显示,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支出的比重由2008年的40.4%上升到35.5%,预计2011年将继续下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国际社会对医改给予积极评价。

探索“中国方案”医改之路

《报告》据说,医改三年来取得了重大进展和重大阶段性成果,是我国社会建设的一项伟大举措。新一轮医改充分借鉴历史经验教训和国际良好做法,逐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医改道路。

这条路有“中国速度”。2008年12月,国务院成立由20个部门参加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全国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省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和专门办公室,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分管领导全面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架构。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医改组织建设,通过调动、招聘等方式抽调精英人员,组建专门的医改工作队伍。

据此计算,2009年至2011年,全国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共计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支出4506亿元。与2008年同口径支出基数相比,三年新增投资亿元,比既定的8500元多投资亿元。1亿元,增加3909亿元,其中中央新增投资比既定3318亿元增加361亿元。中央共出台医改文件14个,各大部门出台重要配套文件50余个,地方政府出台的文件较多,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医改政策体系。

这条道路上有一条“中国道路”。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协调的基本路径,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是该方法的核心。

在具体推进过程中,我们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强调从保基本入手,优先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公共卫生等需要;从强化基层抓起,完善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着力构建机制,为健康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同时,继续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把握各项改革节奏,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个医改向前发展。

《报告》提到,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利益。我国医改始终坚持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努力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层次人群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让最贫困、最困难的群众从中受益。改革首先惠及群众,促进社会公平和谐。

深入推进三项重点改革巩固提升三年成果

记者了解到,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号文,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明确了未来四年医改的阶段目标、改革重点和主要任务:

——加快完善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继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逐步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加快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机制,不断完善全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新型基层运行机制,继续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管和供应保障。同时,继续深化基层综合改革,有效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加快全科医生体系建设,大力培养和培训全科医生。

——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取消以药补医机制,协调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继续大力发展便民惠民服务。此外,还要统筹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人才队伍建设、医疗卫生信息化、药品生产流通和医疗卫生监管改革、卫生法制建设等。

《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财政对医改的投入力度和强度将高于2009年至2011年的投资水平。把医改与促进医改加快发展结合起来医疗服务业也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任务。必须把加快发展医疗服务业作为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突破口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

《报告》认为,三年医改虽然取得了显着的阶段性成果,但与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亿万人民的期盼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改革的成果仍处于初步、阶段性阶段。深化改革任务十分艰巨、任重而道远。不过,深化医改比起步阶段拥有更有利的条件。“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坚持改革方向坚定不移,改革决心不会放松,改革力度不会减弱。我们将巩固巩固改革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坚定不移地推动医改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