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讲话访谈视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院长石应康)

栏目: 儿科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251

昨天下午,国内顶级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院长、65岁的石英康自杀身亡。昨天晚24:00左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沉痛地宣布,我院原院长石英康因病去世。我国著名卫生政策和医院管理专家、著名心脏外科专家教授于2016年5月11日下午不幸去世。”公告称,“石迎康医生的去世是西医事业的巨大损失,我们对石迎康先生的去世表示深切哀悼。”

知情人士向财新记者透露,石英康昨天从20楼跳下身亡。有消息称,华西医院近日接受纪委检查。

华西医院院长石应康讲话访谈视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原院长石应康)

“他确实有各种健康问题,这是事实,纪委最近在调查也是事实,但我没想到会是这样。”一位与石迎康接触的健康行业人士表示,“石院长担任华西医院第二任院长,十年来带领华西走向辉煌,他艰苦奋斗,做出了许多突破性的贡献”他调查的事情,只不过是一些小事而已。”

昨天,石英康的女儿、华西医院肾内科副教授石云英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他心痛、厌倦,所以想离开。他为自己付出了二十年的努力。”华西医院,但换来这个结局,我不得不说,这是社会的悲剧,也是制度的悲剧。”

公开资料显示,5月8日,石迎康还公开发表了分级诊疗相关讲话。

上述与石英康关系密切的医疗人士透露,石英康是一个“聪明、积极的人”,从华西医院退休后一直在谋划商业项目。

2014年5月,石迎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退休后,他下一阶段人生的目标之一就是整合资源,开展中国医改创新。他说:“我当了20年院长,了解医务人员的想法;我们医院是研究型医院,我理解研究人员的想法;我也理解企业的想法。现在我也在学习风险投资的概念。如何整合资源,实现中国医药行业的新发展,是我未来想要尝试的。”

公开资料显示,石英康是教授、博士生导师,祖籍福建。1977年毕业于四川医学院医学系,医学研究方向包括心脏瓣膜外科、大血管外科、冠状动脉外科。1993年至2013年,石迎康担任华西医院院长长达20年,带领华西医院“二次创业”。这家有着124年历史的老医院在中国最佳医院综合排名中位列第一。二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综合性单院医院;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2014年、2015年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中,华西医院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在复旦大学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科研成绩连续六年位居全国第一。

石迎康还担任过中国医院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据知情人士透露,石英康出身名门望族。父亲石梅森是儿科医生,曾任重庆医科大学儿学院创始人、院长。文化大革命期间他上吊自杀了。母亲是著名妇产科专家;他的叔叔施美心是一位著名的胸科护士。心脏外科专家,曾任上海第一医学院院长。

2014年5月的一次医院院长峰会上,刚刚退休的石迎康在接受财新记者专访时,用“不确定性”一词形容医院管理者面临的外部环境。他对财新记者指出,中国的医院院长应该呼吁政府以医院经济运行为基础进行顶层设计和改革,其核心是社会资源的成本效益。

在改善医患关系方面,史迎康向财新记者指出,有必要反思医学院校只灌输知识和技术,而缺乏人文教育的“精英教育”。“医生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我们是培养医生。”一路上出了点问题。石迎康还指出,医生关心、帮助病人需要时间,但在高工作强度和压力面前,“医生的爱心时间被挤占了”。他说:“我国的就业环境迫使医生成为技术人员。”如果工作时间长的问题不解决,医学生教育问题和紧张的医患关系也不好解决。”

石迎康在回答财新记者关于下一阶段人生目标的问题时表示,首先希望“诲人不倦”,传播现代医院管理、生产方式、服务模式和节约成本理念;其次,他想为中国的医改注入中国式的创新。石迎康指出,目前药品、设备、仪器必须从国外进口。国内药企如果不能启动,成本会非常高。他想尝试整合医院、大学、科研院所、企业、风险投资、政府的资源。“我们现在的生产方式很落后,彼此隔绝直至死亡,周围都是严密的围墙和战壕。”

“我当了20年院长,了解医务人员的想法;我们医院是研究型医院,我了解研究人员的想法;我也了解企业的想法。现在我也在学习风险投资的概念如何配置资源整合会给中国医药行业带来新的发展,这是我未来想要尝试的。”石迎康说。

接受记者询问时,有业内人士预测,以华西医院的规模,有一天可能会被肢解。石英康回答说:“情感上我不希望这种情况发生。但中国有句老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不断创新,就不会被肢解。如果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新。”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