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老师让孩子们回家后,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用彩纸折出三只纸青蛙。回到家,张倩不敢和正在看报纸的爸爸说话,也不敢和正在做饭的妈妈说话。有好几次,她鼓起勇气想要说什么,却又又咽了回去。吃完晚饭,该睡觉了,但她却不肯回自己的房间。
“你小子,怎么还不去睡觉?你想让事情变得更糟吗?”她父亲责骂她。张倩被父亲突然的训斥吓得流下了眼泪,随后她讲述了事情的始末:“老师说,我想让你帮我做一只纸青蛙。”听到张倩的回答,父亲愣了一下,看着墙上的钟:“现在哪里可以买到彩纸?明天再说吧!”张倩想要辩解邻居张爷爷有彩纸,但她又不敢说,这样张倩的纸工作就没有完成,最终她妈妈还是同意去幼儿园了。第二天陪她向老师解释,她就睡得很安稳。
没想到第二天,母亲单位临时安排她出差。她把张倩送到幼儿园门口,就匆匆离开了。
上午10点左右,妈妈出差在车上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张倩还没有到幼儿园。妈妈正忙着给爸爸打电话。中午,焦急万分的母亲终于接到了父亲的电话,说找到了张倩。原来,她害怕老师批评她没有完成作业,所以不敢进幼儿园,就在不远处的花园里哭了。母亲长长地叹了口气:孩子很乖,但是太乖了……
事实上,张茜的母亲除了感叹之外,并没有深入寻找孩子行为的心理原因。
张骞原本不是这样的。两三岁的时候,她好奇心很强,喜欢冒险。但每当她想调皮,想和大人吵架时,妈妈就会骂她:“你想有所作为吗?”她的父亲甚至打了她两巴掌。慢慢地,孩子们在父母的管束下发生了改变,变得越来越乖了。这也很简单,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就可以了。大人喜欢,结果孩子们也出现了问题:没有独立主见,独立性差,胆小怕惹麻烦。
这类“乖”孩子的共同特点是:问问题就不会或不敢问,大人说什么就往东走,大人说西就往西走。即使他们不满意,他们也会适应并服从别人的想法。尤其是对长辈,不管他们说的是对还是错,他们都不敢和他们争论,因为他们心里已经形成了一个刻板印象:他们是一个乖巧的好孩子。这样“乖”的孩子往往听话、有礼貌、渴望表扬。遇到问题不敢表达自己的要求,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的孩子性格扭曲,被父母灌输了“奴性”心态。
这样的孩子让人想起猎鹰。猎人抓住老鹰后,不给它食物或饮料。当它反抗时,他就打它的头,“拍”掉它的野性和傲慢。直到最后,老鹰投降了,听从了,从天上打架的老鹰变成了猎兔的猎鹰。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遗憾的是,大多数家长仍然把这样的孩子视为好孩子,把养育好孩子的方法称为成功的育儿方案,并争相效仿。事实上,判断真正心理健康的孩子是有一定标准的。我们不妨看看它们。
幼儿心理健康标准
能够按照成人的要求观察事物,记得快、记得牢、记得正确。能够对具体和直观的事物进行概括。乐于动脑,想象力丰富,善于对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提出各种问题,能够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具体表现是:
爱父母、爱老师、爱孩子;热爱劳动,珍惜事物。
对他人有礼貌,懂得使用礼貌用语,富有同情心,适度害羞,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跌倒或受轻伤时他不哭,比赛输了他也不乱。
提出过高的要求而不满足自己的需要。
喜欢种花、饲养小动物,喜欢听音乐、看画册、唱歌、跳舞、画画和参加各种智力游戏,并从中感受到快乐。
能够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具体而简单的评价,并区分自己和他人的行为。
遵守约束,能够接受别人的批评和建议。
当你和别人在一起时,你会比独自一人时更快乐。你能遵守游戏规则和秩序,听从大家对如何玩的意见,理解同伴的感受和需求,不刻意给别人找麻烦,乐于帮助其他孩子,为孩子取得成功。对结果感到满意。
不害怕黑暗和一些奇怪的动物;在新环境或陌生的人面前不会过度拘束和害怕;不向儿童或客人索要食物。
可以自己去商店购买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也可以独自走在车辆较多的马路旁边的人行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