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骨折后出现的并发症,如何救治与预防?
骨折常由较严重的创伤所致,治疗时间长,常伴有许多的并发症,有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有的治愈以后留有不少残疾,都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观察和精心治疗。
(一)早期并发症
1.休克。
2.脂肪栓塞综合征。
3重要脏器损伤。
(1)肝脾破裂。
(2)肺损伤。
(3)膀胱和尿道损。
(4)直肠损伤。
4.重要周围组织损伤。
如何缓解骨折疼痛?
骨折一般的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一般因直接或间接的暴力引起骨折断裂或位移,骨髓、骨膜及周围组织血管破裂出血,引起局部组织的创伤反应,会释放炎症刺激因子引起局部疼痛,尤其是移动患肢加剧。
骨折后疼痛剧烈,首先要及时的予以复位,恢复正常或近似正常的解剖位置,可以减少因位移等原因引起的疼痛,避免组织创伤进一步加重。复位后牢固的固定,防止骨折发生位置改变,刺激疼痛产生,固定的方法有多种,如悬吊、小夹板、石膏、肢具、皮牵引、骨牵引的方法。良好的复位及固定,可以有效的减轻骨折后的疼痛程度。
骨折后疼痛加重,要警惕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若有疼痛加重、患肢肿胀、皮肤青紫等情况,要及时的予以切开减压。在手术前要保证骨折的牵引固定良好,要经过手术后会出现术后疼痛,这是再次创伤引起疼痛,也是短暂性的疼痛,术后根据疼痛的评分来决定可否进行止痛药物的注射或口服治疗,如术后疼痛剧烈,可以应用短效药物对症止痛。
在骨折的恢复过程中,随着骨折愈合,骨痂形成,骨折处疼痛会逐渐减轻,在此过程中,可以口服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同时局部按摩、理疗等物理方法也是缓解疼痛的方法,一定效果的止痛可以减轻骨折患者疼痛感受,可利于骨折愈合。
关注“医学慕课”头条号,更多健康问答轻松看
骨折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是非常强烈的,患者可根据自身所处条件选择不同的方式缓解。在骨折刚发生时,尚未有得到彻底治疗之前,患者应当即刻原地休息。
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取冰袋或湿毛巾冷敷,没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将患处抬高,促进组织液回流,可有效减轻痛苦。同时,转移注意力也可从心理层次上减轻痛苦。
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时,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外用麻醉剂,减轻患者痛苦。然后及时转医院,进行骨骼复位、手术修复等操作。疼痛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止痛药物或肌肉注射止痛药物治疗。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广东骨科专家团】。
骨折了出现疼痛,这是自然现象,也是骨折的特征之一。不同部位的骨折导致的疼痛是不一样的,比如说腰椎的压缩性骨折,呈胀痛感明显。如果平卧在床,一般疼痛比较轻,如果坐起来会疼的很厉害。
所以,使骨折疼痛减轻,最主要的就是制动休息。如果椎体压缩性骨折,我们通常采用椎体成形术来缓解疼痛。
定义
椎体成型也叫经皮椎体成形术。主要包括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近年比较流行的治疗腰部骨折及肿瘤的微创手术。1984年法国的一位医生为治疗颈椎椎体血管瘤首次应用PVP手术。
简单的理解
通俗点说椎体成形术(PVP)就是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通过椎弓根或直接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后人工骨(大多数还是骨水泥)。以达到使腰椎骨折稳定,防止椎体继续塌陷,缓解疼痛的作用。因注入椎体的骨水泥的发热和毒性作用使神经末梢的敏感性降低,并且使骨折达到了稳定。所以术后止痛作用明显。患者术后几乎都不疼痛了。我想这也是经皮椎体成形术能广泛开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手术的并发症
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椎体成形术(PVP)时,向椎体里打入骨水泥时很费力,而且容易发生骨水泥向椎体外漏出。同时发现椎体成形术(PVP)恢复椎体高度的能力也很有限。基于上述原因,人们在椎体内打入骨水泥之前,先在椎体放入一球囊,然后通过球囊扩张,使椎体高度恢复,同时在椎体内形成一定的空间。然后取出球囊,再注入骨水泥,这样注入骨水泥时就不太费力了。同时也不容易发生骨水泥的外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可以说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是椎体成形术(PVP)的升级版。
骨折是骨科医生面临的常见疾病,疼痛,肿胀,畸形,活动受限是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其中疼痛对于患者的主观感受不良影响是严重的。
具体骨折引起的疼痛机制在此不赘述了,结合我自己的临床经验,介绍一下,我对新鲜骨折病人疼痛的处理方式:
一、骨折处理三原则,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其中复位和固定对于不稳定骨折能有效的缓解疼痛。
二、新鲜的骨折部位,48小时内采用间断冰敷,48小时以后采用热敷。
三、四肢骨折抬高患肢有利于消肿止痛。
四、应用双氯芬酸钠等非甾体类消炎药进行镇痛治疗。
五、转移患者注意力同样也有助于缓解骨折疼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骨筋膜室综合症的护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