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各种“最美”活动纷纷推出,“寻找最美医生”等大型活动时有出现。
各行各业确实需要树立一些榜样和榜样来引领社会潮流,但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最美”的往往不是因为专业技能而被选中,而是因为她们漂亮,而且她们的技能都是美丽的,而且很多都是“惨”的,而优秀就是美丽!
什么意思?这种评选并不是看他是否攻克了医学难题,引领了医学的进步;而是看他是否攻克了医学难题,引领了医学的进步;有没有挑战过手术禁区,练就过绝技……技术和天赋都是其次的。首先要看你是不是够惨、够辛苦。即使我生病了,我也必须去上班。我忙着看病人,不吃饭,不上厕所,也不睡觉。当我的父母生病时,我不关心他们。我太专注于工作,以至于没有家庭的欢乐。节假日我没完没了地加班,给病人做手术。到时候要是能晕倒就更好了……这种比较不是美丽的比较,而是痛苦的比较。越坏越好,不幸甚至可以成为“榜样”。
然而,我们知道,对于每个人来说,苦难或磨难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果你执意要给别人一个“悲惨却又美丽”的赞誉,当你得到这份所谓的荣誉时,你就必须接受这个悲惨的现实,并且你应该继续努力,不负众望,无愧于这个信誉好!
显然,这已经是一种道德绑架了!
本来,树立榜样的初衷是让社会看到职业背后的劳动,了解之后才会有更多的尊重和理解。然而,这些不恰当、高调的宣传,甚至以悲为美,神化这个职业,无非是把整个行业置于所谓“德”的十字架上,让人们习惯了这种“最美”。“道德判断。这种风格的人自然认同苦难是美丽的,他们毫无顾忌地用“道德规范”绑架别人,也为这种绑架所感动。
殊不知,当我们习惯用这样的视角去衡量医生或者其他人的价值时,我们的内心看似善良,实则迟钝、麻木!
故意宣传一个医生看病累得晕倒在手术室里,以为这就是“最美”。你有没有想过,这是一场可以避免的悲剧?用道德美化职业疲劳,以努力为衡量标准,会让公众认为这种额外的努力是理所当然的。就像你打了一个人,你看到他被打得很惨,他感动得流泪。这是多么残酷又诡异的逻辑啊!
医生也是一个职业,需要的是平等的尊重和理解。用一个职业应有的规范和道德来要求和评价人就足够了。它只是把人们置于道德的制高点,而不是解决问题。它只知道如何颁发奖项。奖项是一种道德劫持,并不能为医疗行业提供真正的支持。这不是阳光、意气风发的正能量。
收起这份情感,撕毁这份逻辑!“比苦与苦”从来都不是面对一个群体、尊重一个职业的准则。这种“德行”不应该用来贬低医生或任何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