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
信永中和发布负面意见报告
3月21日至3月27日,沪深股市共有43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1年度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31家,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8家,深交所主板3家。中小板1家,创业板1家。家。从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类型看,42家上市公司出具了标准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1家上市公司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新华药业被信永中和出具负面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原因是其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信永中和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指出,重大缺陷是指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一个控制缺陷或者多个控制缺陷的组合,可能导致无法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财务报表重大错报。
信永中和认为,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存在两大缺陷。
首先,新华医药旗下山东新华医药贸易有限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中没有关于多方授信的明确规定。实际执行中,山东新华医药贸易公司鲁中分公司、工业销售部、商业销售部等三个部门分别向同一客户授信,授信额度过大。
其次,医药贸易公司的内控制度规定,对客户的授信额度不得大于客户的注册资本。但在实际执行中,医贸公司对部分客户的授信超过了客户的注册资本,导致授信额度过大。同时,医疗贸易公司还具有Uncredited发货状态。
上述重大缺陷导致新华制药因山东新康奇药业有限公司及其担保关系形成巨额应收账款6073万元。同时,由于新康奇药业经营出现异常、资金链断裂,可能导致新华药业遭受较大经济损失。
公司年报显示,新康奇多年来一直是公司的主要客户。2009年,新康奇为新华制药第一大客户;2011年为公司第三大客户,贡献营业收入1.49亿元。
内部控制缺陷多年来一直被忽视
事后诸葛亮并不能掩盖严重的失职行为。
出现这样的“人祸”,新华制药2011年的内控审计不会轻易通过。但信永中和在事件发生后才对内部控制发表负面意见,令人事后产生怀疑。
会计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内控工作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问题。如果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发生变化,在以往的审计工作中不可能不知道。
信永中和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指出,内部控制存在固有局限性,可能无法预防和发现错报。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适当,或者对控制政策和程序的遵守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推断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存在一定的风险。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庆国对审计报告中出现这样的字眼感到惊讶。他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说法愚弄投资者的公司的执照应该被吊销。”
孟庆国指出,审计是发现潜在风险,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系统的缺陷没有通过审计发现,那肯定是审计公司的责任。
“内控体系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出现的,以前肯定有漏洞。”孟庆国告诉记者。据记者观察,2009年和2010年的审计工作均未提出这些问题。孟庆国分析,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公司内部控制存在漏洞,但审计机构没有发现,这是尽职调查的缺失;第二,发现了漏洞,但当时没有警告风险,这本质上更糟糕。涉嫌与公司串通出具虚假审计报告。
孟庆国还担任香港上市公司独立董事。他告诉记者,香港上市公司聘请的审计事务所每年在与独立董事沟通时,都会提出任何可能带来风险的小瑕疵。此前审计中未发现新华制药内部控制制度存在重大缺陷。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审计事务所的严重失职。
业绩和股价均受到打击
专家表示股东可以向审计公司寻求赔偿
新康奇药业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于2011年12月30日被济南市公安局立案侦查。新康奇药业等5家公司欠新华药业子公司的6073.1万元货款也很可能被浪费了。公司已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按80%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总额为4858.5万元,导致公司2011年收入增加但利润没有增加。
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8亿元,同比增长1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02.4万元,同比下降21.83%。
新康奇药业的打击不仅给新华药业业绩造成实际损失,也严重冲击了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自3月15日新华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客户新康奇药业前期经营异常,资金链断裂,可能对公司资金回笼造成较大影响后,新华制药A股股价一路走低。坠落。3月30日从5.71元跌至5.26元。
孟庆国最后强调,因此遭受损失的股东可以向审计事务所要求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