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夏季游泳的人数急剧增加。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近日采访发现,北京部分泳池存在水质浑浊、传染性细菌控制不严、余氯超标等诸多问题,对游泳者的健康构成威胁。“健康泳池”正在变成“隐秘泳池”,这种情况在全国公共泳池中较为普遍。
游泳池成为“传染源”的警告?
今年夏天北京天气闷热,游泳馆的客人激增。北京有400多个游泳池向公众开放,有的游泳池每天接待顾客超过1000人。水质问题备受关注。
健康证明一度被视为确保游泳运动员健康的“防火墙”。早在1993年,北京就颁布了相关规定,要求游泳运动员必须提供健康证明方可进入。然而,《新华视点》记者走访了包括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内的十多个游泳馆,但没有一家要求游泳者出示健康证明,也没有按照程序进行各种传染病检测。
国家游泳中心售票处门前的《游泳须知》上明确写着:“肝炎、皮癣、红眼病、重症沙眼、肠道传染病患者禁止入内”。在泳池服务台前,记者指着“红眼检查岗”的牌子,工作人员微笑着说:“这只是一个装饰,要看顾客的认知度。”
北京市海淀区中海雅苑的业主最近惹恼了。“我家小区的游泳池一到晚上就挤得水泄不通,就像煮饺子一样,游泳池里的水和空气都不好。”
“需要证件才能进去吗?”“不。”列车员的回答非常肯定。“你不是说需要游泳证什么的吗?”售票员抬头说道:“去深水区游泳需要有执照,20块钱就可以买到!”走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泳池并不要求游泳者出具证件。
“对游泳者的控制靠的是目视检查,如果顾客有严重的红眼病、肉眼可见的皮肤病,肯定不会被允许进入。但有些疾病是肉眼看不到的,比如肝炎、肝炎等。”肠道传染病。”首钢篮球中心游泳馆负责人表示。
除了“传染病基本靠目视检查”之外,一些泳池的淋浴和消毒程序也效果不佳。“每个人进入泳池前都应该先洗澡,但很多人进去后,换衣服,然后进入泳池,整个过程都没有人提示。”喜欢游泳的毛文杰说,“按照程序,游泳者进入泳池前必须进行消毒。水池、足部消毒,但也很难做到。”
记者观察到,人们穿着拖鞋、皮鞋大摇大摆地穿过北京清之园等泳池。位于嘉铭通城小区的游泳池消毒池实际上是空的。
在北京西三环的一处游泳池,经常在这里游泳的曹彦新告诉记者,“有的人一出汗就进去,那游泳池岂不是变成了澡堂?反正我见过血淋淋的。”创可贴掉在水里太恶心了。”太恶心了。水里有各种各样的污垢,你能想到的和你想象不到的一切,都在与你亲密接触。”
如果换水频率不清楚,余氯超标可能成为隐患
记者调查发现,每个泳池都有自己版本的泳池换水频率,但没有人能说清楚一个泳池的水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完全更新。增加消毒用氯粉用量,确保水中细菌不超标。已经成为行业的潜规则。
据了解,标准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深1.4至2米。一池水约2000立方米。根据北京市发改委公布的价格,北京市非居民用水价格为每立方米6.21元。一池水的成本约为元,而这个成本还不包括电费、人工费、消毒费和药品费等。为了利润最大化,泳池经营者大多使用再生水。
“把一个泳池的水全部换掉,成本太高了。那些私人承包的泳池难免会为了赚钱而耍花招,不愿意换水。”首钢篮球中心泳池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北京大部分泳池的做法。他们都使用水合方法。游泳池补水、换水的程序:池水首先经过砂池过滤,滤网上粘贴有毛发等杂质。过滤消毒后的水返回游泳池,废水排入下水道。排出多少水就补充多少。
然而,游泳池的水多久需要换一次呢?首钢篮球中心的游泳池一池水约400立方米。这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一天的消耗量约为30立方米。如果按照补水程序,每天补水约30立方米,则意味着整个池塘换水周期约为13天。
水星健身泳池经理江涛的账本是:“我们的泳池可容纳600多立方米的水,每天更换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更多泳池给出的答案是,视情况而定。缺了就补,有时补多,有时补少。
北京市卫生监督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对游泳池彻底换水的时间间隔没有硬性规定,但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每天应定期补充新水。一般情况下,游泳池每日补水量应为总水量的5%~10%。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卫生所负责医师邵开建表示:“水中余氯超标会对游泳者的皮肤和眼睛造成一定的刺激,皮肤敏感者会出现反应。”
北京市卫生监督办公室表示,游泳池使用“氯粉”对水进行消毒。当氯添加到水中时,它会继续蒸发,因此需要随时检查和添加。对北京800多个游泳池的水质检测发现,除了余氯浓度超标外,主要问题是出汗、排尿导致的尿素超标。彻底解决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换水。
泳池监管问题多,水质却说是“小事”
谁负责管理游泳池?调查发现,工商部门发放营业执照,体育局进行场地审批,卫生局负责水质、卫生安全检查。
北京市石景山区卫生监督所副所长孙卫国表示:“我们只能控制泳池的水质,其他项目我们无法控制,更何况是顾客。即使我们知道顾客有皮肤病,我们也无法控制。”疾病,我们不能禁止他进入游泳池。”
8月10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所对朝阳区、西城区两个游泳场馆进行“随机抽样”检查,分别发现设备设施问题和水质问题。抽样失败率为100%。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5日,北京市近期泳池专项抽查整顿行动中,全市800多家泳池被检查,其中责令整改314家,暂停9家,责令停业17家。给予行政处罚。主要问题是无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经营、池水中余氯浓度超标、无卫生许可证使用消毒剂等。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军表示,商家为了盈利,压缩了必要的服务,没有按照要求消毒、换水。监管不力,让消费者在不知不觉中付出了健康的代价。
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执法科高旭东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卫生标准的游泳池将受到最高限额的行政处罚。不过,一位工作了10多年的北京市卫生监督所负责人表示:“一般情况下,泳池不会因为水质不达标而受到处罚,如果真的走到了撤销卫生许可这一步,获得许可后,游泳池的卫生状况必须严重到足以明显导致问题的程度。”如果疫情集中传播,就需要疾控部门进行检测。”
“球”去了疾控部门。邵凯建表示,疾控部门不会主动检测游泳池水质,需要卫生监督所委托。“说实话,不同时间段的检测结果差异很大,早上可能有两三个人,下午有一百多人,水质肯定不一样,想要保持好水是很难的。”通过抽查检查游泳池的质量。”
卫生监督所一名工作人员坦言:“泳池管理最大的问题就是怕人溺水。这些都是小事,如果有人死了,肯定会暂停运营整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