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患上童年恐慌症的说说(童年的恐惧会影响孩子一生吗)

栏目: 护理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333

在一次演讲中,我问台下的年轻学生:“如果你的父母要求你考第一名,请举手。”全场三百多个孩子中有百分之八十、九十都举起了手。我又问坐在前排的一个小男孩:“我看你刚才没有举手,你爸爸妈妈让你考了几个名额?”小男孩站起来说道:“我爸爸妈妈说你怎么能进前十呢?好吧,他们给我定的目标就是第一!”

一位年轻网友给我留言:“每次考试,父母总是要求我考第一名,真烦人!第一名真的那么重要吗?”

别让孩子患上童年恐慌症的说说(童年的恐惧会影响孩子一生吗)

面对孩子的提问,家长是否感到自学的压力?

因此,“焦虑”、“恐惧”成为当今的“儿童病”,成为当前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1.别让孩子患上“童年恐慌”综合症

什么是童年恐慌?童年恐慌是指儿童面临无法理解、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长期、强烈的焦虑状态。儿童恐慌症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孩子的焦虑情绪和心理健康状况的下降。

然而,孩子的这些心理变化并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

一位初中男生在我的博客留言,表达了他内心的困惑:

我的父母都是医生。他们都是北京一所医科大学的高材生。他们在校时品学兼优,各方面都是顶尖的。但我完全不同。我从小就不喜欢上学,成绩常常在班里处于中下游。每次开家长会回来,爸爸妈妈脸上总是没有笑容,盯着我许久,“是不是我生你的时候抱错了你?你怎么看起来不像呢?”到底是我们吗?”但他们还是要求我考试要进入前10名。他们不停地向我讲述他们学习时取得的骄人成绩,就像无数的宝藏一样在我面前,让我想吐。更让我害怕的是,过年和节假日家里来客人时,我“骄傲”的父母会自嘲:“你看,我们都是医生,还有一个比难民还瘦的儿子。我们有硕士学位,但我们的儿子现在考试排名第十很难了。”这对我来说听起来很讽刺,但幸好我脸皮厚,每当家里来客人时,我有时会想,如果我有兄弟姐妹什么的,那我就躲起来。他出国读博士,让父母为他骄傲,我就不用担心了。

我喜欢做饭,真的是做饭。我什至可以在餐厅里煮松鼠桂鱼,味道一点也不比餐厅的差。但我的父母不让我参加技校入学考试。我很苦恼。我无法进入前十名,但我喜欢烹饪。如果我的父母都不为我感到骄傲,谁会为我感到骄傲呢?

男孩的苦恼是“童年恐慌”的表现。

当听到孩子问“我是谁的骄傲”时,作为一名教育者,我深深感受到孩子内心的无助和焦虑。

可以说,父母对孩子成绩和排名的要求决定了孩子的幸福和苦恼。学业上的成功往往是他们快乐的源泉,而学业上的压力往往是他们烦恼的根源。然而,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家长对学历、成绩的高期望和高要求,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是绝对无法达到的。在如此沉重的压力下,绝望、无助成为很多孩子的主要情绪状态。

2、揭开“十强”虚荣的面纱

其实,没有哪个孩子不想好好学习,没有哪个孩子不想考试第一。但为什么大多数孩子都错过了第一名呢?孩子们认为自己愚蠢或不幸,而父母则感到困惑。“别人的孩子都能做到,为什么我的孩子就不能呢?”

一位美国人解开了这个谜团。

哈佛大学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至少拥有8种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他认为,有的人热衷写作,有的人善于演奏动人的音乐,有的人对数字特别敏感,有的人能创造视觉艺术作品,有的人能轻松优雅地完成体育动作,有的具有领导能力……以上这些人其实都是人才,都可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我们不能说上面的人中谁最聪明,因为他们在不同的方面表现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回顾现实,我们在教育中往往注重孩子语言能力、数理逻辑能力的发展,却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潜力。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现行的教育教学体系中,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的培养是中心。也就是说,所谓学生的考试排名,主要是考核语言能力和数理逻辑能力的结果。因此,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都非常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科”,而不重视品德、体育、音乐、劳动技能等“辅科”。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误解:8种智力是平等的,为什么前两种可以主宰命运,而其他6种则被贬为另一本书呢?虽然教育改革尚未实施,人们的评价也不公平,但家长必须认识到,孩子有不同的潜力和特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找到孩子最擅长的事情,培养他最独特的品质,是父母首先应该关注的事情。

有趣的是,当人们热衷于孩子考试名列前茅时,杭州小学教师周武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第十名现象”。周老师在跟踪众多毕业生的过程中发现,那些经常在考试中名列前茅的学生发展一般,而那些经常在考试中排名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则发展得较好。可能的原因是,两者的区别在于后者的压力比前者小很多,因此综合素质的发展空间更大。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