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读到了一封最近披露的周恩来电报,日期为1949年7月9日,《关于浙大学生拒绝竺可桢返校事给华东局的电报》。周恩来在电中说:“华东局还调谭、王”。浙江军区司令员:听说浙江大学学生最近提出拒绝朱可震返校,据我们了解,朱克震在余子三事件期间以及蒋介石时期都曾同情过学生运动。今年春天,石用飞机逼迫他离开上海,他还试图逃离拒绝朱的事件,具体的政治表现是什么?希望了解学生运动是否存在偏见。细节。”
1936年至1949年,竺可桢将浙江大学建成中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那么,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浙江大学为何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拒绝”事件呢?“朱氏事件”?
竺可桢办学13年,倡导“通识教育”。然而,当政治风波进入校园时,竺可桢校长赖以办学的目的和思想资源仍然是他的自由主义。这甚至影响了他对“学生运动”的立场和态度。
当时及后来,很多人都认为祝可镇是一个进步的人。比如,他在“学生运动”中积极参与营救被捕学生。
然而,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政治思潮的不断冲击下,一个致力于学术研究的校长竟然如此热衷,尽管“学潮”有足够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于是,人们看到了这样一位朱校长,他千方百计保护学生,却也为不断升级的“学生运动”所困扰。他努力在当局和“学生运动”之间扮演调解人和博弈的角色。
浙江大学的“学子潮”终于达到了高潮。1947年,“于子三案”发生。浙江大学学生会主席余子三被捕后死于狱中。对于“于子三自杀”的结论,竺可桢几乎与国民党当局决裂。相反,竺可桢也围绕埋葬和纪念于子三与“学生运动”发生了冲突。这是竺可桢执掌浙江大学13年来最艰难的一天。
竺可桢与左翼学生运动的一定冲突,不仅是由于思想观念的差异,更是因为他的意图和初衷。事实上,他也为学生着想。当然,这是当时的学生永远不会经历的事情。
作为一名曾留学美国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竺可桢对国民党的做法十分不满,但他也不认同共产党的主张。而且,由于他的校长身份,他也对左翼学生组织的“学生运动”感到不满。他并非没有厌恶,多次公开表示反对。他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
1949年是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与国民党捆绑在一起、对国民党早已不满的竺可桢决定不走这条路;共产党对他来说是个陌生人。这时,国民党浙江保安司令部发来消息,要求他离开。竺可桢预感危险,思虑再三,“无奈离开”。因此,他决定只身潜入上海,在上海中央研究院进一步观察后再做决定。
这时,竺可桢听到了浙江大学“排朱”运动的消息:浙江大学的一张海报竟指责他“受英美教育毒害,做事不彻底,无法与黑恶势力作斗争,只谈科学救国。”。他还说:“朱固然厌旧疑新。但民主与反民主之间没有中间道路,朱选择了中间的毁灭道路。”显然,这并非空穴来风。
1949年4月25日,浙江大学发生“学生自由流动,学校进入无政府状态”。5月3日,杭州解放。对于自己当时的选择,竺可桢在随后的“洗澡”运动中在《思想自传》中说道:“首先,国民党特务把浙江大学视为他们的眼中钉,从他们的角度来看,我是站在一边的”其次,我对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一无所知,还不如回到中央研究院重操旧业。”。这引发了浙江大学“拒朱”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