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日举行的首届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多学科高峰论坛上,记者了解到,前列腺癌已成为近十年来增长最快的男性恶性肿瘤,且不同地区前列腺癌治疗效果差异较大。
据悉,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比例较高。会议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生殖及男性生殖系统肿瘤多学科综合诊疗团队首席专家叶定伟教授表示,预期寿命的逐渐延长、饮食习惯的逐渐改变等因素,生活方式导致前列腺癌发病率高,增长速度在大城市尤为明显。在上海,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第四大常见癌症。
同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前列腺癌专家委员会成立,叶定伟当选为该委员会首任主任委员。该专委会是针对单一疾病的国家二级学会。突破泌尿外科单一学科的局限性,将充分发挥多学科诊疗优势,聚焦前列腺肿瘤的精准治疗和全程管理。叶定伟表示,专委会将建立健全前列腺癌协同诊疗网络,不断提高前列腺癌的识别、诊断和治疗能力,紧跟国际趋势,切实保障公众健康。
叶定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前列腺癌治疗效果的地区差异巨大,整体效果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地区前列腺癌的不平衡。”癌症诊疗水平低,规范化诊疗理念推广力度不够。”他表示,中国人的骨盆结构也与西方人有些不同。这些因素会影响前列腺癌治疗的有效性。不过,专家指出:“规范化治疗是控制前列腺癌、保证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前提。”据了解,2017年,叶定伟教授团队主导发布了第一个《中国前列腺癌外科治疗专家共识》,推动前列腺癌的规范化诊疗。
当天的论坛汇聚了众多前列腺癌诊疗领域的知名专家。结合目前前列腺癌诊疗领域的多学科协作模式,从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到随访的全程管理模式,盘点了国内外热点研究成果和进展。复旦大学前列腺癌研究所当天揭牌,由叶丁伟教授担任首任所长,华山医院丁强教授等知名专家担任副所长。还启动了健康“前线”患者教育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