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心理干预——
3月21日是第九个“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科学管理睡眠”。据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专家调查显示,地震灾区部分人仍存在睡眠障碍。专家认为,科学管理睡眠,意味着除了利用心理干预方法干预睡眠障碍外,还需要人们通过对睡眠的科学认识进行自我调节。
自然疗法非常实用
3月15日上午,温暖的阳光洒满都江堰幸福人家活动板房片区。
周建在阳光下醒来,已经八点多了。这是一个无梦的夜晚。最近,周建经常能这样睡到天亮。
事实上,两个月前,周健还在受到睡眠障碍的困扰。地震中,他的房屋被毁,手臂受伤。地震发生后,他时常感到焦虑,以至于“一闭上眼睛就胡思乱想,睡不着觉”。
华西医院心理健康专家到安置点进行心理疏导,确定周健入睡前思绪复杂、情绪焦虑、肌肉紧张,导致入睡潜伏期延长。并开了治疗处方:多做户外运动,多参加集体活动,放松心情。
周建将信将疑,开始尝试参与安置点的活动。早上,我参加早操,晚上,我和大家一起打篮球。一两周后,周建发现夜晚不再那么难受。
自我调节、互助是华西医院心理志愿者团队针对灾区群众睡眠障碍提出的“自然疗法”。
地震发生一个月后,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主任、灾后社区心理康复小组组长孙学利带队前往灾区安置点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对当时有300多人的安置点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其中200多人有睡眠障碍。
对于这一现象,孙雪莉认为,在一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之后,几乎每个人都会出现抑郁、焦虑、自责、内疚、愤怒等心理反应,并会出现入睡困难、做噩梦等睡眠问题。“大多数人在灾后几个月内就会自行恢复,其中60%的人可能会在一年内自行恢复。大约有30%-40%的人进入慢性恢复状态,仍然存在睡眠障碍。”
在多个安置点,华西医院心理志愿者团队发起了“会员互助”心理危机干预。除了让志愿者为灾区人民组织集体舞蹈、参加集体文体活动外,我们还倡导从生活做起,让受灾群众互相理解、互相温暖,通过和谐的邻里关系和团体生活,让彼此都感觉以前的生活正在慢慢回归。
不久前,华西医院心理志愿者团队对灾区安置点群众进行跟踪走访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自助,患有睡眠障碍的人数已逐渐减少。下降,从过去的70%下降到20-30%。
表达你的情绪
睡不着,睡不好。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睡眠问题开始悄悄地揪着冯翔飞的神经。
冯祥飞是北川某局干部。白天,他有很多复杂的工作要做:从北川各个乡镇收集数据,汇总后进行统计和总结。晚上,当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宿舍时,他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我心里总是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我不断地思考、思考下一步要做什么。”我经常半夜一两点就睡着,凌晨四五点就醒了。凤翔飞好几次从梦中惊醒,梦到父亲在地震中去世。
去年年底,北川县分批对干部进行异地休养培训。蔡忠怀博士时来自台湾的心理学博士,对干部进行了心理辅助测试,问“你现在最想做的事是什么?”绝大多数人说“你最想做的就是睡个好觉”。
绵阳市第三医院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心理学博士黄国平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去年年底,黄国平带队前往北川、平武等地灾区干部进行心理疏导。灾区干部问得最多的问题是睡眠问题。“你为什么总是做噩梦?”“你为什么总是梦到我的妻子和孩子?”
黄国平认为,作为灾区干部的特殊群体,他们中很多人的家庭遭受了巨大损失,但他们强忍悲痛,坚守岗位。他们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睡眠障碍”因此成为灾区干部精神焦虑的一大表现。
“说出你的压力和情绪,然后睡个好觉。”黄国平告诉干部们,切记不要隐藏自己的感受,尽量表达自己的情绪,让家人分担悲伤。
科学知道如何睡得更好
虽然心理专家的干预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专家认为,只有个体对睡眠有了科学的认识,才能“睡得更好”。
“不要放大偶尔的失眠,但也不能忽视失眠的症状。”孙雪莉表示,睡眠障碍是抑郁症、焦虑症、高血压等多类疾病的一个“窗口”,但由于睡眠与人们的生活太接近,人们往往不太在意。尤其是在经历了巨大的精神痛苦之后,很多人都习惯于将痛苦隐藏在内心深处。当人的工作量越来越重时,心理承受能力就会变弱,就像电脑用久了就会变慢一样。这个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保证睡眠。睡眠就像人体的“重启键”,帮助人们恢复精力。很多心理困扰在睡眠充足后就会好转。
孙雪莉提醒,早睡早起、保持规律作息是拥有良好睡眠质量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前一天晚上没有睡好,第二天就应该继续日常工作,并增加体育锻炼和其他活动。这将帮助您在晚上深度睡眠,让您的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
另外,多陪陪家人,减少回忆的时间,或者参加社区活动,转移注意力。平时可以通过洗澡、听音乐、深呼吸、读书等方式来放松自己。注意不要因为大量饮酒或过于剧烈的运动而使身体更加疲劳。由此产生的睡眠状态会让你第二天的精神更加压抑,导致连锁性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