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我以为这只是一种赞美。以我的身体和骨骼,配得上“伟大”吗?这还叫“好”吗?年轻时的一次小儿麻痹症使我终身残疾,上肢和右下肢肌肉萎缩、功能丧失。我三岁时失去了母亲,我的生活充满了坎坷。早年因过饥饱而饱受胃病之苦。严重过敏性鼻炎;由于这几年生活环境不好,肺气肿,每年夏秋季节都会发作。如果这样的身体也被贴上“伟大”和“好”的标签,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不伟大”或“不好”的身体吗?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种“夸奖”并不只是来自一两个人。大家几乎一致称赞我“身体好”、“不老”。甚至有人认真地来找我请教“怎么做”。“保养?”、“养生秘诀是什么?”于是,我认真审视了自己。经过这次回顾,我发现很多老年人常出现的症状,比如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在我身上确实没有发现。我不仅每天中午要睡一个小时,晚上也从不熬夜。我九点左右上床睡觉,几分钟后就睡着了。我的睡眠质量非常好。没有特别大的噪音想要吵醒我,我直接就睡着了。直到黎明:除了数字的东西,说我对文字的东西过目不忘有点夸张,但是和我小时候的记忆力没什么区别。当然,我的胃口比年轻时差了一些,但胃口还不错。没有“不喜欢吃”这句话,借用一句广告语叫“吃了就香”;至于精神,我不敢用“坚强”二字来夸耀自己,但我感觉很充实,从来没有疲惫、萎靡、疲倦。打哈欠不停的体验。在发现自己这些以前从未注意到的“优点”后,我以为自己从来没有刻意地“保养”过它们,而且由于经济拮据,我的一日三餐也不过是馒头和米饭,大葱加点菜。蘸酱,煮萝卜,炒蔬菜。白菜之类的,可一个小时候可怜的“病童”,怎么长大了却被大家夸“身体好”呢?
想了想,脑海中浮现出“精神”二字,“精神化为物质”的哲学命题似乎在人类的健康问题上得到了印证——乐观、豁达、积极的生活态度有利于人类的健康。
正如我之前所说,我从小就残疾,失去了母亲。你可以想象我的生活是多么的艰难,经历了多么的坎坷。但我生性乐观开朗,也可能是几十年艰苦生活的磨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不会显得悲伤、痛苦、自怜、偷偷哭泣,或者叹息、无能为力。我没有责怪自己和“命运”没有放弃自己。当然,我并没有像阿Q那样用任何自欺欺人的“精神胜利法”来麻醉自己,强迫自己表现出幸福的样子。相反,我勇敢地面对它,积极寻找克服它、解决它、战胜它的方法。一旦你克服了它或者解决了它,你的心里就会有一种成功感、解脱感、喜悦感。“快乐是精神的维生素”,自然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所以像抑郁症这样的疾病永远不会降临到我身上。
残疾人不可能说自己完全没有自卑感。自卑是现代意义上的一种心理障碍。如果你不知道,那也没关系。既然你知道这是心理不健康的,你该怎么办?克服它吧!虽然我的三肢缺失了,但我还有一条正常的左腿。有了这条正常的左腿,我还能走路。自然,“走路”的姿势并不优雅,难免会吸引路人看你或者说些什么。让他走,走他自己的路
退休后,一有时间,我不仅要走路,还要“跑”!只要天气正常,我每天早上都会早起,洗漱完毕,走出家门,做几个弯腰动作、蹲下和站立的动作,然后沿着路边“跑步”。“跑”这个词一定要加引号,因为严格来说,我所做的并不是真正的跑——我左腿迈出站稳后,利用身体的晃动,将残疾的右腿向前摆动。并等待它落地。而就在我支撑着身体准备倒下的那一瞬间,我迅速用左腿迈出了……我的脑海里就像一面镜子:这种“跑步”的方式可能会被很多人“欣赏”眼睛!但我只想在这“欣赏”的目光下继续“奔跑”,让自卑感随着身上的汗水一起蒸发!每次“跑”完后,我不仅呼吸舒畅,而且感受到一种“我又战胜了自己”的胜利感。就这样,我日复一日地坚持跑步。
随着时间的推移,“跑”的结果就会显现出来。今天,我面色红润,精力充沛。胃病早就好了。不知道肺气肿有没有彻底痊愈,但至少去年夏秋之交的时候没有复发。尤为重要的是,我的不懈坚持不仅“跑开了”自卑的心理障碍,还赢得了经常看到我“跑”的人的敬佩。他们非但没有笑我,反而像是被感染了。那天早上,两个中年男子走路“跑步”时,我听到其中一个人说:“你看这个老太婆,真有趣!”
一大早“跑步”,白天都做什么呢?南宋诗人陆游云“浩受自感学识浅薄,到老时正是读书之时”。他读书、看报、学会写文章。不是说菜刀不用生锈,但是人的大脑不用了也会生锈的吗?我理解,“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中的“运动”一词不仅指身体活动,还包括用脑。经常使用你的大脑可以避免将来患阿尔茨海默病。俗话说:“读书使人忘却身心”。老了病了,要着书立说,才能成为良医”。
退休后,我自费订阅了《养生月刊》等几份报刊杂志。如果我有读报纸的经历或者生活中的感悟,我会把它们写下来。比如,我在健康专刊上读到了陈存的《北京日报》,我想,我这个“歪人”,不妨也形容一下吧?所以我写了这篇简陋的文章,没有任何猜测。当然,我作为一个初中文化的人的“自述”与陈先生的“叙述”不是一个层次的。但如果因为文化水平低而不敢写,害怕失败,害怕被“展示”,这不是另一种自卑的表现吗?所以,当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就想,即使我不能发表,这也是我又一次战胜了心理障碍。也算是“与时俱进”了。不久前,我又添了一台电脑,学会了“换笔”、上网。当然,对于我这样年纪大了,不懂外文的人来说,如果想学会操作电脑,还真得应了那句“粪甲虫挑蛋糕,费点力气”。”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感到害怕、自卑、退缩。相反,我努力工作并学习!我在电脑上写了这个草稿。
至于有人问我“如何保养”,我实在无法告诉你。确实,我没有刻意“维护”它。如果一定要我说的话,我会说:“健康其实掌握在自己手中!”人一旦克服了心理障碍,肯定有利于身体健康、延缓衰老。我只是不知道这算不算“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