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卖私房美食怎么写(朋友圈做私房菜如何做广告)

栏目: 护理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211

为加强网络食品购物监管,消除微商生产销售食品安全风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正式发布《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意味着如果规定实施,今后在淘宝、朋友圈销售食品的商家也必须像实体店一样申请牌照和注册。

自制食品成为朋友圈新商机

在朋友圈卖私房美食怎么写(朋友圈做私房菜如何做广告)

近两年,朋友圈兴起的“熟人经济”如火如荼。一时间,朋友圈变成了“买卖圈”。有一个笑话曾经嘲笑过这种现象:“你永远不知道你身边的哪个朋友会突然成为全球代购。”在微信朋友圈常见的卖衣服、化妆品、保健品、代购等商品中,自制美食就像一匹黑马,有一天占领了微信朋友圈。震撼人心的呐喊声和诱人的美食画面不断充斥屏幕,直击吃货们的心。

面包师精心制作的千层榴莲糕、妈妈独家秘制的肉松、家乡亲戚养的鸭子做的咸鸭蛋……这些都是朋友圈里流行的家常美食。其他常见类别包括牛肉。干货、麻辣小龙虾、酱肉、牛轧糖等都会贴上一致的促销标签,那就是“纯手工制作,无添加”。甚至朋友圈里还有各种私房菜卖家结成联盟。如果购买两种以上产品,可以享受折扣和送货上门服务。

今年8月初,《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04人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0.2%的受访者在朋友圈购买过自制食品,其中蛋糕甜点和新鲜水果。私房菜、咖啡饮品及其他等。可见,朋友圈销售自制美食有着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然而,舌尖上的微信美食是否真的像卖家所说的那样安全、干净,能否放心食用,始终是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随着《意见稿》的推出,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网络食品销售的缺口,降低了网络食品购物的安全风险。

在线销售食品需要许可证或注册

《意见稿》明确规定了线上食品经营。凡是通过互联网销售食品的经营活动,均属于网络食品经营。也就是说,朋友圈里销售的当地特产、食品,都是线上食品经营。监管范围内。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稿》规定,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或者登记证书,不得委托他人从事网络食品业务。未取得许可证、登记证的,不得从事网络食品经营活动。

对于自行设立网站从事网络食品经营的,《意见稿》规定,网站必须具备网上查询、订单生成、合同签订、网上支付等交易服务功能;同时,应建立交易安全管理体系,实现食品交易全程可追溯。

关于主体信息公开,《意见稿》明确网络食品经营者应当在其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主页的显着位置公示营业执照、许可证件或者登记证书;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消费者开具发票等销售凭证。证书。未经消费者同意,网络食品经营者不得泄露消费者个人信息。否则,责令改正,并处五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罚款。

记者在淘宝、微店、朋友圈等平台搜索自制食品发现,大部分商家除了标注销售地和产品介绍外,并未提供相关产品的标准号、成分等相关信息,也没有提供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网上卖自制食品的人很多都是兼职,目的是降低门槛、降低成本。”一位自制食品卖家表示,如果新规真的实施,考虑到认证程序和投资成本等,估计很多人都会退出。

电商平台可能承担连带责任

个人通过互联网销售自产食用农产品的,第三方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提供者应当审核登记其真实身份信息,并及时核实、更新。不按照规定执行的,责令改正,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消费者通过淘宝、微店等第三方网络食品交易平台购买食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第三方网络食品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真实姓名、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当予以赔偿;赔偿后,有权向网络食品经营者追偿。

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网络食品经营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网络食品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依法经营者。

看法

朋友圈买卖:卖货还是交情?

打开朋友圈就像进入一个大型购物中心。除了自制食品外,还有化妆品、A级品牌包包、海外代购等各种品类。原本充满温情的社交平台,弥漫着愈发浓厚的商业气息。有市民感叹,如果朋友在朋友圈里卖东西,不买就等于背叛了对方。而一旦消费出现问题,碍于朋友的面子,就无法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不少市民看来,朋友圈卖东西其实就是透支自己的诚信。“或许可以赚钱,但每天要在朋友圈发布十几条产品信息,这种‘刷屏营销’不禁让人反感。”市民黄女士表示,朋友圈销售没有监管。基于对朋友的信任,如果因为产品质量、服务等问题出现信任危机,不仅赚不到钱,还会失去友谊,得不偿失。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