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3月将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的药品最高零售价下调21%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发布通知,9月1日起,降低部分激素、内分泌调节、神经系统用药最高零售价,共涉及82个品种、400多个剂型和规格,平均降价14%。这是自1998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第28次通过行政手段调整药品价格。
糖尿病患者每年可减负300元
对于糖尿病、癫痫等疾病药品价格调整14%,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解释称,调价方案是在开展成本价格调查、专家评审和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鉴于激素、内分泌调节和神经系统药物使用范围广、周期长,降低价格可以有效减轻患者负担。
国家发改委价格司药品价格处处长宋达才举了一个例子。糖尿病患者需要终生服药。此次调价,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最高零售限价降低了11%,相当于每名患者每年直接降低300元。癫痫患者还需要长期服药。此次调价,常用丙戊酸钠最高零售价降低了10%,相当于每名患者每年直接降低约240元。
记者在广州市场取样发现,部分药品降价幅度不足14%。服用规格500mg的丙戊酸钠缓释片为77.6元,下降约5%。拜耳生产的氯膦酸二钠胶囊自9月1日起最高零售价降至1194元。记者目前查到的价格为1207.5元。
某药企负责人表示,与此前降价50%甚至80%相比,本次药品调价算得上是“温和降价”,幅度并不大。
外资药品限价比例达80%
虽然价格调整幅度不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公布的降价清单包括单独定价药品和统一定价药品两类。其中,单价药品最高零售价调整共96项,以默认为主。以雪兰诺、辉瑞等外资企业药品为主,限价外资药品占比80%。不过,业内人士表示,由于降价幅度不大,很难说外资药品的“超国民待遇”取消了。只能说是有影响。中投咨询医药行业研究员徐令妮也肯定,新的降价措施主要针对外资产品,但具体效果有利有弊。一方面,由于产品价格下降,公司单位产品利润将下降;另一方面,产品的市场份额将会扩大。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对国家医保目录药品价格进行重新审核。宋达才强调,对于高价药品,特别是一些已经过了专利期的原研药,要继续降低虚高价格。对原来实行单独定价的药品,要进一步缩小单独定价与统一定价的价差,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究开发行业委员会政府事务与媒体传播处处长左玉增认为,“基于仿制药与原研药的差价调整价格,不利于药品研发”。对我国医药市场和医药行业来说。也不利于帮助人们获得更多优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