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人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一些尚未确定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容易出现紧张、迷茫、抑郁、烦躁等情绪,表现出心理脆弱、心理失衡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应及时对这些毕业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建信心。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不少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工作难,回家找父母”的“老人”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赶婚族”,已成为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中的独特现象。
针对上述现象的出现,多位专家认为,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就业困难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部分高校的心理困境。学生。
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困境一:就业目标模糊
目前,由于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理论、课程设置等方面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专业不匹配,职业知识和技能相对缺乏。大学生缺乏足够的“就业能力”,导致“毕业生不知去向”。“到处找工作”表现为急功近利、缺乏远大理想、想法改变、或有长期未确定的职业目标。
心理困境二:心理误区较多
面对激烈的竞争,毕业生很容易产生心理误区。他们可能相互攀比,缺乏独立主见,或者脱离实际要求,无法适应社会。因此,他们可能会产生焦虑、失落和恐惧等情绪。
心理困境三:心理冲突增多
有的毕业生存在明显的心理矛盾,表现为有远大理想却不能正确面对现实;他们注重实现人生价值,但缺乏努力奋斗的心理准备;他们渴望公平竞争,但又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他们希望独立,但又渴望得到别人的帮助。
心理困境四:自我认知偏差
由于年龄结构、文化素质和群体意识的特殊性,大学生形成了其独特的心理结构和个性。有些学生往往高估自己,总是希望尽快找到实现自我的场所,尽快在社会舞台上发挥主要作用。然而现实却常常让他们失望。因此,一些学生会出现缺乏自信、怨恨、缺乏竞争等现象。
心理困境五:心理封闭
有些学生正在努力寻找工作,但总是不满意。在经历屡次打击但仍未找到合适的工作后,他们产生了自我怀疑和对社会的恐惧,甚至出现猜疑、孤立、自卑等症状。
当前一些大学生就业时出现的心理问题,不仅对学生自身不利,而且对家庭和社会也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面对过高的就业期望和悲观的就业形势,一些没有工作的大学生出现了焦虑、迷茫、失落等症状。他们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心理压力很大。这些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凸显了高校就业心理咨询的短板。
临近毕业,高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竞争,鼓励学生树立乐观、平和的就业心态。高校提供就业心理咨询,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选择观,这才是高等教育的应有之义。有专家指出,高校专业化、精英化教学模式的天然缺陷,很容易导致学生自我期望过高,无法适应现实社会。
因此,高校可以通过其他渠道借鉴经验,保证必要的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建立系统的培训课程,邀请专业人士调整学生的求职心态和传授择业技巧,或者通过“一对一””辅导,引导学生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选择。同时,相关人员要多与学生进行谈心谈话,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让学生转变观念,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