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里西门巷一号,有一位寿星,名叫五洲。虽然她已经101岁了,但她精神很好,时常去拜访邻居。当孩子不在家时,她仍然可以自己做饭。而她平和的心态和行为也成为维持家庭和谐的“精神武器”。长寿之家记者见到吴洲时,她正在吃早饭,手里拿着糯米糕,看上去很有精神。“这是她最喜欢的食物,她每天都会烤几片来吃。”吴周最小的儿子吴应祥说道。
“你吃早餐了吗?”老人声音清晰地向记者问道。随后,她提出去散步,吴迎祥将拐杖递了过去,老人起身,迈着稳健的步伐走开了。除了跨过正房高高的门槛需要儿子搀扶之外,剩下的路都是她一个人走的。
“天气好的时候,她喜欢去隔壁邻居家拜访。”吴迎祥说,村里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姓张。两人是好朋友,相处得很好。
吴周夫人娘家在雷山县西江镇吴窑村。她有五个兄弟姐妹,她排行第三。大姐和二姐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因饥荒等原因去世。武洲和他的弟弟、妹妹活了下来,最终成为了“长寿老人”。
吴洲的哥哥于2005年去世,享年87岁。她的姐姐嫁给了乌药村对面的敖小龙。即使90多岁了,她还能做饭、喂猪、做家务“当当当”。不幸的是,有一次一辆摩托车挡住了路,老人试图把它移开。没想到,摩托车翻倒了,“推”了她。老太太失去平衡摔倒在路上,经抢救无效身亡。
20世纪30年代,吴洲嫁入凯里西门街吴家。她和她的丈夫抚养了七个孩子。她的丈夫也很长寿,于1998年去世,享年96岁。“几年后他就去世了,我们家还有两位百岁老人。”吴洲的孙女说道。
一生的辛苦和无尽的休息
吴洲一生勤奋努力。
她从懂事起就跟妈妈和姐姐学习针线活。10岁那年,她开始按照苗家的规矩为自己做嫁妆。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向母亲学会了种瓜、种豆。嫁到凯里后,每年都要在自己的土地上种庄稼。当她八十、九十岁的时候,全家人还能吃到她种的大白菜。
后来,她的私人土地被征用,老太太非常伤心。发掘当天,她去“送行”自己的私人土地,并在土边给“主公”烧了一些香纸。“我养了一辈子,现在没了,以后想种怎么办?”这是老太太当时说的。也许她被这一幕感动了,眼泪竟然从眼眶里流了下来。
自留地没了,老太太也不想闲着,在厨房里转悠给全家人做饭。当时家里有20多人,饭菜都是她做的。如今,老太太仍然可以做家务。孩子们忙的时候,她只要把自己喜欢吃的菜洗好,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自己就可以做饭。
“我们出去有事的时候,不用太担心她。”吴周最小的儿子吴应祥说道。
饮食清淡,饮酒
大多数“百岁老人”的饮食都比较清淡,吴洲也不例外。
她每年都种白菜,特别喜欢吃白菜。天气好的时候,她把大白菜和酸汤一起煮,吃得津津有味。“春夏季节,如果一天没有酸汤菜,她就会不高兴,饭菜也不好吃。”吴迎祥说道。
家人知道她的习惯,就给她做了几坛米饭和酸汤。
说到肉食菜肴,老年人最喜欢吃鱼。用她的话说,鱼不油腻,还能预防很多疾病。她不喜欢吃鸡鸭肉,尤其是从市场上买来的鸡鸭。她甚至不会看他们。“那些东西是用来喂的,不干净。”老太太说。她不但不吃,还劝子孙少吃,对身体不好。
老太太的这番话,对小孙子们影响很大。现在,她才几岁的曾孙看到家里煮鸡鸭,就会用稚嫩的声音喊道:“我祖上说过,鸡鸭吃少了会生病。””。
在吃方面,吴洲也很喜欢喝酒。有客人来时,老人会陪他们喝几杯;如果没有客人,晚上她就一个人喝一杯。小儿子吴迎祥担心她的健康,不让她喝酒。他甚至还把酒藏起来过一次。老太太不高兴了,开始像小孩子一样跟儿孙吵架。
安心感感染家人
吴周女士和丈夫一共养育了七个孩子。现在,加上孙子,他们已经是五代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一共四十多人。
都说人多了,思想就很难统一,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然而,这个家庭却并非如此。虽然偶尔也会有争吵,但从来没有发生过大的争吵。“这都是父母以身作则的结果。”吴迎祥说道。
他坦言,自己的七个兄弟姐妹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对他们的说教并不多,主要是靠行动来感染他们。
从吴迎祥记事起,他的父母就一直相亲相爱,互相尊重,从不吵架。家里发生大事,两位老人就友好协商。即使与村里邻居发生一些不愉快甚至矛盾,他们也会讲理、和谐……这些言行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家里有很多兄弟为了一些财产而分崩离析,但我和弟弟分得很和睦,都拿了一些值钱的东西互相让步,有时甚至出现没人接受的情况。””吴迎祥说,他相信这些都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