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被“不想工作”的心态压垮怎么办?如果“不想工作”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症状,那么“先锋”们采取了哪些自我治疗方法呢?或许大多数人还是会硬着头皮继续照常工作,但也有一些人任由自己“不想工作”的心态滋长,却意外地开始了新的、不一样的生活。
不想工作:让物质消失;不想工作:只与心情有关。
《新的退休生活》
“不想工作”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在7天的黄金周假期之后。“面对工作头晕、没精神、困倦、头皮发麻”的症状就是你的症状。不是很熟悉吗?
从走出校园、踏入职场的那一天起,每个人都进入了无休无止的工作状态。每周五天,朝九晚五,机械化的工作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久而久之,工作倦怠的心态就产生了。
也许在劳累了一天之后,不想工作的想法常常折磨着你的心灵。然而,在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彻底改变的今天,“后工作时代”的我们可以拥有更多独立的选择。不想工作意味着重新选择,不想工作才懂得如何更好地品味生活,不想工作又回归幸福生活本身。个人不愿工作的普遍心态也隐含着社会变革的大趋势。越来越多的人从传统工作中解放出来,投入到更具创造性的工作中。
公众心态:“不想工作”
通俗现实:还要上班、买房、买车、结婚,什么都得花钱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想工作是一种集体心态。但事实上,能够放下并实现“不工作”愿望的人却少之又少。每个人总是有很多理由说服自己,比如“我每个月还要交房钱”、“我明年想买辆车”、“下个假期我要去欧洲度假”。这些种种原因,让“不想工作”只能成为一种常常浮现在脑海却被现实克服的抱怨。
所以,绝大多数有“不想工作”想法的人,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工作。在压力很大的工作中,我每周都盼着有两天休息时间,但每个周日晚上,我都害怕即将到来的工作日,从而产生了一种奇怪的“周一恐惧症”。一年几次的法定假期虽然可以给人暂时的缓解,但远远不足以平复不想工作的情绪。这些场景你我一定都很熟悉。我们只是硬着头皮继续工作。这种状态能持续多久?
“不想工作”读书充电:在自我拓展和再训练的过程中提升自己
主角脸书:安娜的前老板评价安娜是一个工作态度积极的人。短短几年时间,她就从一名外贸公司的文员晋升为业务经理。按理说,白领丽人安娜是一个敬业的“工作狂”,工作对她来说应该是满足感和成就感的源泉。然而,一年多前,她却意外地从公司辞职,重返课堂。
安娜的举动并不完全是因为她不想工作,而是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她发现不仅自己的知识在一点点被掏空,而且工作经验的增加,其实也压制了她创作的热情。于是,安娜用一年时间完成了EMBA课程,对这几年的工作做了完整的总结,并学习了法语作为第二外语。现在,在重新充电后,安娜愉快地开始了另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新工作。
解释:不想工作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她和安娜一样,在事业巅峰时退出,然后潜心学习充电,然后找到了职业发展的新起点。这实在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案例。确实,在自我拓展和再培训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是现代劳动者调整身心、达到新高度的健康发展方向。
“不想工作”去旅行:可以自由往返,难怪小姑娘乐在其中
主角脸:在朋友眼里,陈鹏是一个特别能“折腾”的女孩。这个生活在重庆的女人总是给大家带来惊喜。说话轻声细语、慢吞吞的陈鹏与经常换工作、独自旅行的“不安分”形象无法结合起来。
“工作——出差——工作——出差”,陈鹏四年来一直遵循着这样的作息时间。每当公司工作结束,陈鹏就会给自己放假,然后去旅行,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一年。陈鹏说,这是她梦想的工作生活方式。谈到工作时,她可以全身心投入工作,但也可以在实在不想工作时退出。收放自如,难怪这个小姑娘这么喜欢。
解读:“如果你不想工作,就去旅行,旅行结束后,再回来工作。”这是一种自主选择的新型工作生活方式,已成为大多数人的梦想。以前旅行是为了回国后更好地从事工作,现在工作只是为了为下一次旅行积累足够的资本。
也有人辞职后过着安逸的生活。这些人把工作积累的钱花在购物和打扮上。闲暇时,他们请朋友吃饭逛街,花大钱买名牌衣服,一有时间就花时间美容、减肥、运动。一段时间后,虽然我的钱包缩水了很多,但我整个人明显变得更漂亮、更健康了。这样不一样的新生活体验,或许只有在辞职后的日子里才能体会到。
“不想工作”回家SOHO:再也不用每天赶着上班打卡了。
主角脸:杨轶现在是一个十足的SOHO人了。这位当过老工、又当过老板的人开玩笑说,他再也不想回到每天找工作、赶着上班的正式生活了。他说,那些经常加班的日子对他来说就像一场噩梦。最终,不工作的强烈愿望成为了现实。杨毅说,他以为辞职后自己会陷入失重期,没想到眼前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可以让他自由选择工作。
如今,杨老师正在热闹地经营着自己的网店。在家工作,他可以自由安排每天的工作、生活和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他说,“不想工作”的心态实际上促使他找到了适合自己职业的新发展方向,这让他感到高兴。
解读:“不想工作”的心态是一个孵化器,促使人们打破常规,通过不断的选择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工作。像杨先生一样,“不想工作”的心态只是找不到合适工作时的一种倦怠,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放弃了职业理想。辞职后,也许你面前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曲折的工作经历也让人懂得如何享受工作的乐趣。
“不想工作”养孩子
主角脸书:对于谢女士来说,工作是一个痛苦的选择。天生热爱自由的她,受不了固定工作时间的束缚,所以每份工作的工作时间不会超过半年。去年,在老师的支持下,她辞去了工作,开始了家庭主妇的生活。
谢女士说,在她看来,家庭比工作更好。如今,家庭生活比以前更加丰富了。平日里,谢女士在家读书,每周学习古筝,甚至还通过了大学英语五级证书。她上网的爱好也使她成为网络论坛上的知名作家,并结识了许多有相同爱好的好朋友。最近,她的家里又添了一个漂亮的宝宝。谢女士表示,相比于工作,看着宝宝成长、照顾家庭的经历更值得珍惜。看来,谢小姐这次是要在家里过着闲散的生活了。
解读:对于一些女性来说,家庭无疑比工作更重要。因此,有很多女性为了家庭而不愿意工作。不过,像女士这样的女性,如果暂时不具备不想工作的条件,最好及时平衡自己的消极心态,这样才能减少“不想工作”心态带来的负面影响。
“不想工作”是个人追求发展的体现,也是多元化人生选择的体现。
其实,“不想工作”的心态很正常。这是人们在解决了生存的基本温饱问题后寻求个人发展的体现。也是生活选择多元化的体现。
“不想工作”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为了提高个人能力而放弃工作,潜心学习;有些人因为对上班不感兴趣而感到沮丧,工作环境缺乏自由的氛围。他们一心想逃避工作;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一些女性不愿意让工作分散自己有限的精力,“不想工作”;还有的人自愿放弃原来的工作,转向对社会负责的事业,比如环保、志愿者等公益活动……当然,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家庭的支持是实现“不想工作”的重要条件。
从经济角度看,“不想工作”的集体心态背后出现了新趋势。它在一定程度上将劳动力从传统结构中解放出来,让更多的人投身于更新、更有趣的工作。创造性工作对现代工作方式、产业结构和就业构成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然而,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新工作模式的开始。这种变化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而将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