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溶栓治疗的护理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溶栓治疗的护理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溶栓护理记录单怎么写?
护理记录单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患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住院号等。
2. 护理记录时间:记录护理时间的具体时间段。
3. 护理项目:记录针对患者实施的护理项目,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呼吸、营养等方面。
4. 护理描述:详细描述和记录护理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如患者的精神状态、身体状况、护理措施等。
静脉拴塞的患者该怎么护理?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静脉血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好发于下肢。在欧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在我国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果本病在急性阶段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处理,那么一些血栓可能会脱落,造成患者的肺,脑等重要脏器的栓塞而导致死亡。死亡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无疑是沉痛的打击。另一些患者慢性血栓形成后遗症的发生,造成长期病痛,影响生活和工作。从这可以看出栓塞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疾病。
【常规护理】
1 密切观察患肢大小及颜色的变化:如患患肢大小改变,说明阻碍了静脉血管的回流,患肢颜色变深,测量患者温度升高说明有感染的可能,应及时配合医生,积极控制感染。
2 抬高患肢:急性期嘱患者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水肿。
3 避免伤肢磕碰:在活动过程中嘱患者注意安全,不要剧烈活动,严防再次碰撞伤。
4 加强静脉血管的保护:急性期患者需皮下注射抗凝及溶栓药物,如低分子肝素,依诺肝素。保护静脉血管,每日热敷穿刺处2次,预防浅静脉炎的发生。
【特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并发症为肺栓塞。临床护理时观察患者是否有咳嗽、胸闷、胸痛、咯痰带血等应引起高度重视。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多发生于术后、长期卧床的患者。在护理中嘱咐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喝水,忌食辛辣刺激性油腻食物。病情严重的患者不要过早下床活动,严格禁止局部推拿、按摩,以防栓子的脱落。
静脉栓塞其实就是静脉血栓,是由于长时间的卧床,血液循环的流动以及自身抗凝血功能差,从而使血管内起了凝块,从而堵住了静脉血管,导致血液回流不畅,一般多见于下肢骨折及术后。
点击关注小护士讲健康,了解更多健康知识,欢迎评论,留言。
如果已经发生了血栓,我们应该如何护理避免最后肺栓塞的形成
(一)制动:如果已经发生了栓塞,不能突然的起床下床活动,需要卧床,可以把有栓塞的脚抬高,以免栓子脱落随着血液循环而流至肺动脉。
(二)严禁按摩:已经有栓子形成的肢体,严禁用双手去按摩挤压从而使肢体内血管栓子脱落而堵住肺动脉。
(三)饮食方面:注意清淡饮食,避免吃油腻的食物,多吃粗纤维食物,避免便秘,以防用力解便过程中血栓的脱落。
(四)药物治疗:可以去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吃溶栓药物,在吃药的过程中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密切监测。
已经形成了栓塞就不能锻炼肢体,没有形成静脉血栓之前是可以通过肢体锻炼来预防血栓,家里人可以多帮忙按摩肢体来促进血液循环。
隔一定时间输液冲血管对身体好不好?
你好,我是知心蓝医生。
输液、冲血管,在我认为这是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情,真的不明白最先开始这样做法的人是怎么想的,又是如何让这么多老百姓深信不疑的。
首先说说目的吧,很多人说是冲血管,冲血管里面的“垃圾”。我们人体在不停的新陈代谢,确实会产生一些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要么直接排出体外,要么经过体内的细胞分解后排出体外,并不需要额外的手段来清除它。在我们做医学科普的时候,常常会说到动脉粥样硬化,打比方说是血液中的“垃圾”沉积在血管壁上,其实这些粥样硬化斑块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一片片垃圾粘在血管壁表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其实是在血管壁内部的,只不过斑块增大后凸向血管腔,引起血管狭窄。所以,输液冲血管这件事,就连目标都是错误的,根本不存在大家想象的“垃圾”,可以说敌人是假想的。
再来说说输液这个手段。通过输液,短时间内,循环系统的血容量可能是略有增加,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看着液体从输液管进入人体血管,100ml、250ml、或者500ml,但是人体会进行血容量调整,保持有效血容量趋于稳定,比如说可以通过小便排出、血管内外的交换等,血容量并不会有大的变化,除非快速、大量输液,那是有危险的,心功能不好的还会导致心衰。所以,简单理解为河流的水一样,水量大了垃圾会冲走,这是不可能的,退一万步说,如果真可以,那通过喝水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啊,何必输液。
最后说说输的是什么药。临床上确实有一种血栓性疾病,比如动脉血栓、静脉血栓,说白了就是血液在血管内凝固了,形成血块,像心肌梗死、脑梗死就有这么个过程,我们通过向血管内输注抗凝血药、溶栓药,部分人是可以溶解血栓的,这些药是双刃剑,溶栓的同时有导致大出血的风险,因此是不会随意使用的,必须要用时也要签署风险同意书。而对于很多科普文章里面说的、大众认识里面的血管垃圾,多数指的是粥样硬化斑块,它是因为胆固醇沉积在动脉内膜下,发生炎症反应而形成的,通过输注药物是无效的,斑块纹丝不动。
曾经碰到过一些“输液通血管”的患者,了解到他们输的药物有类似于“丹参酮、参脉、红花、七叶皂苷”等。有研究提示这些中成药能够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为一些缺血性疾病的辅助治疗,注意是“辅助”,而且根本不是所谓的“通血管”这回事。
这个问题问的好,现在的老年人都注意养生,且有医保手上也有闲钱。每年都会在春秋两季主动去输液,美其名为稀释血管,降低血栓形成,这好象没听过医学专家讲过类似科学道理。从物理角度说,血管有自己的收缩功能,强行扩张血管应有害无益,而且每扎次针都会在扎针处留下硬结快,不利以后正常输液时扎针,所以无事输液对身体不好。
很多人检查“血液流变学”后发现自己血黏度高。于是,担心自己会发生血栓、半身不遂、心肌梗死。为此,他们要求医生输液治疗,觉得输进去了液体就可以稀释血液,血液黏稠度就可以降低了。事实上,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通过输液“降低血黏度”会给病人带来好处。
“血液流变学”检查,确实可以发现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很多种原因可以导致血黏度增高。比如,检查前你喝水少了血液黏稠度就可能升高;另外,则是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肥胖、吸烟以及高龄等,也是血液黏稠度增高的原因。后者才需要治疗,但这个治疗不是去冲稀血液,而应该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有高血压就降血压、有高血脂就降血脂、有糖尿病就控制血糖、有心血管病或者存在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者就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这样做了,血液的黏稠度就会降下来。如果没有这些问题,是因为饮水少引起的,喝水才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只要积极防治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努力戒烟限酒、减轻体重、增加运动、生活规律、充足睡眠,就能够有效保护心血管健康。从这个角度上说,单纯检验血黏度,对于维护健康不能起到任何帮助,除抗血小板凝集的药物,比如阿司匹林,其他所谓“降低血黏度”或者“稀释血液”的药物,都不会达到预期效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溶栓治疗的护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溶栓治疗的护理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