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想到清晨时,脑海中就会浮现“空气新鲜,适合锻炼”四个字。多年来,公园、河边晨练的身影一直是广州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然而,近段时间,是否应该提倡“晨练”成为争论的焦点。有人认为早晨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一点也不新鲜。与其早上锻炼,不如晚上锻炼。由于这个问题争论不休,一些中小学生和家长甚至向学校建议取消晨练。
早上锻炼好还是晚上锻炼好?什么样的“运动处方”适合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想要解答这些疑惑,我们就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吧!
只要适合自己,早上练还是晚上练都没关系。
“从理论上讲,黄昏时分,大气中的氧气浓度最高,人的感官最灵敏,协调能力最强,体力发挥和身体适应能力最强,血压、心率都较低,心率也较低。”确实,“现在是锻炼的好时机”,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天中的其他时间不适合锻炼。
不同的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心肺功能和身体状况不同,运动时间、运动频率、运动方法也不宜相同。应该说,运动的最佳时间并不是绝对的,个体之间肯定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果可能的话,专家建议最好根据健康检查单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咨询医生。
另外,对于城市里的上班族来说,有的在黄昏加班,有的则赶着回家。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么忙碌的时间里每天挤出一个小时来锻炼身体是非常不现实的。
其实,对于绝大多数体质正常的人来说,其他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只要避开饭前半小时、饭后一小时和睡前一小时即可。如果你养成了晨练的习惯,坚持下去一定会受益匪浅。没有必要改成晚上锻炼。
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来衡量运动时间是否足够、运动方法是否适合自己:如果运动一段时间后,你精神饱满、胃口好、睡眠质量好,早起并测量脉搏。每分钟的节拍数将与以前相同或发生变化。慢一点,那么恭喜你,这说明你目前的运动量和运动方法都很适合;另一方面,如果运动一段时间后经常感到困倦、睡眠不好,早起测一下脉搏,每分钟跳动次数比之前增加6倍以上。这意味着你运动量太大了,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另外,运动量不宜一成不变。例如跑步时,一开始时间要短一些,速度要慢一些。身体适应一段时间后,跑步时间要逐渐延长,速度要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