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故事(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42岁下海)

栏目: 护理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288

“非常感谢中国医院协会的邀请,让我有机会与国内医疗领域的众多精英进行跨国交流和学习。我也想借此机会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全国人民都关心的医改问题。”8月17日,在中国医院论坛上,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宗庆后发表了《娃哈哈品牌营销实践对医院品牌建设的启示》的主题演讲。

杭州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用27年时间,将一家只有3个人的小学办企业,14万元贷款发展成为中国最大、世界领先的饮料公司。如今娃哈哈已发展成为全国70多家企业。拥有生产基地、子公司170余家,总资产401亿元,是中国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饮料企业。

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的故事(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42岁下海)

宗庆后,杭州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他坦言,娃哈哈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主要在于质量、诚信等管理经验以及善待员工的“家”文化。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宗庆后对中国医疗、中国医改有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在几十年的不断探索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是2009年新医改方案推出后,经过几年的努力,确实给人民群众的医疗带来了很多实惠。

但与老百姓的实际医疗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他认为,医改的目的就是要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为人民群众做好治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以下为宗庆后讲话内容:

1、解决看病难问题

其实看病的难点主要是在大医院看病难。一方面,大医院人满为患,病人比商场、超市还多。一名医生从早到晚要诊治数百名患者,而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只有几个小时。即使看病几分钟,实际的医疗质量也无法保证。另一方面,小医院却空无一人,无人看病。主要原因是小医院医疗设备投入少、设备差。医疗人才被派往小医院。很少。一方面,大医院人才济济。药房配药的都是硕士甚至博士生,护士都是大学生和本科生。然而,没有人去小医院。因此,建议国家加大对县级医院的投入,提高医疗设备水平,鼓励人才前行。同时,省、地、县、社区医院可以组建医疗集团,人才可以加入集团。但新老医务人员均可在省、县、县各级医院轮换。有利于提高各级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人才、提高县级医院的信誉。

建议公费医疗推行分级诊疗制度。患者首先应到当地基层医院和社区医院进行初诊。如果基层医院效果不佳,可以向上级医院申请会诊、远程诊断。如果会诊或远程诊断不能解决问题,那么积极推荐患者到上级医院就诊,可以解决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让真正需要去大医院的人有机会享受大医院的医疗服务。

2、解决看病贵问题

老百姓看不起医疗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药品的价格是成本的十倍以上,甚至几十倍。虽然目前国家已经要求医院不得加价销售药品,但由于销售渠道的层层提价,药品越来越贵。价格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因此,建议国家实行药品定点生产,实行药品专卖,即药厂-地市药企-医院,减少中间环节,设定合理的价差,降低药品价格。至于关于药品垄断的提案,我以前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曾提到过。国家相关部门回应称,担心影响药物创新。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存在。由于新药研发具有投资高、周期长、风险高、审批难度大的特点,所以事实上,大多数药企并没有创新和开发新药。因此,我国药物研发整体水平相对落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开发较少,因此建议国家组织科研机构开发药物,加大科研投入,并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加快药物开发,替代昂贵的进口药物,从而减少医疗费用。此外,国家对烟草实行垄断,保证了高税收和高利润。不过,我认为这并不影响卷烟厂的创新。各卷烟厂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包装,并且不断提高价格。

对于小病,建议患者自己赚点钱,减轻医保负担,同时还能节省用药费用。事实上,目前药品的浪费也是巨大的。如果你需要自己支付一些钱,加上医生和药品销售无关的话,可以节省大量的药品费用,并减少医疗保险的费用。

在大病治疗方面,目前一个家庭中一人得重病就可能成为贫困户,甚至可能因缺钱而无法接受治疗。建议国家扩大大病治疗补贴范围。我看到国家统计局计算了一个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为五个等级,国家是否可以根据这些等级设定不同的医疗补贴比例?收入低的甚至可能免除高端的补贴,收入高的则多付一些,让贫困群众即使得了重病也能看得起病。

3.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让他们有尊严、有医德地工作

3、增加医务人员收入,让他们有尊严、有医德地工作。

过去,医院依靠药物补充医疗来增加医务人员的收入并支付医疗费用。取消药物补充医疗后,医院仅靠收取挂号费、手术费无法维持开支,而目前的国家补贴不足以补充医务人员的收入。医生的收入无法保证。而且,医务人员的收入标准本来就低,国家不允许医院在国家规定的工资项目之外发放补贴、奖金,或者自行提高补贴、补贴的标准。我认为这不符合医改的一个重要目的。如何动员医务人员?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对待病人并提供良好的服务。不知上面领导是否知道,很多医生都发誓不再让自己的子孙再当医生。这样的医改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吗?

既然国家提出提高技术服务价格来弥补收入,我想我们不应该把老百姓对医保制度的不满转嫁到医院身上。据我所知,成为一名医生需要大量的个人投入。学士和硕士学位的学习时间为七年。今年听说硕士要八年才能完成。如果攻读博士学位,至少需要2-3年的时间。作为一名医生,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实践。成为熟练的医生需要2-3年,成为专家则需要更长的时间,而当他们毕业工作时,就到了成家创业的时候了。但目前医务人员收入低,买房、结婚、养家都非常困难。困难。

比如浙江第二医院普通医生护士的收入就没有我们公司普通员工高。确实不合理。甚至一些资深医生也只能靠灰色收入来贴补收入。收受患者红包会影响医德和行医。医生领取福利。如果疾病不治好,很容易引起医患矛盾。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能治愈。其次,医生领红包,仍然提心吊胆地工作。凡是有点名气的医生,周五都去谋生,都去穴位。导致医生本身也很辛苦,一年365天几乎没有休息,也影响了他们的重新学习和医疗水平的提高。技术水平。

因此,第一个建议是国家加大对医院的投入。除医院服务收入外,全面覆盖医院在设备投入、人员费用等方面所需的费用,为医务人员提供合理的报酬,为医院医生、护士提供一套经济适用房或廉租房住房可以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医生护士有尊严地行医,能够在阳光下快乐看病,恢复医德,恢复医生受社会尊重的崇高地位。二是鼓励公立医院引入民间资本共同运营私立医院。这些私立医院还可以实现全体医务人员全额持股。也可以允许公立医院的医生到这些医院看病、会诊,并公开收取合理的诊疗费用。咨询费。这类医院主要为高收入人群提供服务。多收费应该不成问题。这也可以弥补医院医护人员的部分收入差距。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