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2)(中国医改发展报告)

栏目: 护理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64

中国医学科学院今天发布了独立第三方医改评估报告《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15)》。报告认为,2015年医改更加注重加强顶层设计,明确了改革时间表和路线图,实施路径更加清晰。重点领域改革有效推进,地方改革取得突破,为国家医改积累了有益经验。

报告指出,全民医疗保险体系更加完善,风险防范作用不断增强。2015年,我国三大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人数达到13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全球最大的医疗保障安全网日益稳固,全民医疗保险体系建设走在发展中国家前列。大病保险制度、疾病紧急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有机衔接,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支撑功能日益增强。

中国医改发展报告(2022)(中国医改发展报告)

大病保险从试点到全覆盖用了三年时间。截至2015年底,已有31个省全面推行大病保险。2015年,超过400万大病患者受益,大病保险赔付金额约244亿元,群众受益明显。

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完善。2015年,大病、大病医疗救助全面启动,救助对象由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扩大到低收入对象、因病致贫家庭重病患者;医疗救助水平进一步提高,政策范围内的重点救助对象自费救助比例普遍达到70%。

疾病应急救助体系稳步推进。省级疾病应急救助体系不断推广。办理机构逐步明确。疾病紧急援助资金已审核并足额拨付。超过40万名身份不明或无力支付的急重症患者得到救助。疾病紧急援助制度的实施,让大多数患者在面对突发疾病时不再担心费用,可以安心接受治疗。医疗机构可以集中救治,系统的“急救”和“保障”功能日益显现。

报告认为,推进医保医联动机制不够完善,各地推进进度不一,综合改革成效仍不显着。医疗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平衡,医疗服务体系改革、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流通领域协同性差,影响分级诊疗的进一步推进。治疗系统。

报告建议,逐步建立与经济发展同步的融资增长机制,按照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一定比例确定融资标准。合理划分个人与政府、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筹资方面的责任,促进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我国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开始一体化。城镇非正规就业人员与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险待遇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但就业人员与非就业人员的医疗保险待遇差距仍然较大。建议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探索不同保险制度、不同人群之间的风险调节机制,逐步促进基本医疗保险保障待遇的一致性。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商业健康保险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的有机衔接,加强对困难群体和边缘群体的识别和关爱,降低因病致贫和返贫概率由于生病。整合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基金,充分发挥公共资金的最大效能;加强防治结合,增强医疗机构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主动性,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向健康保险制度转变。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