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一直是民生的重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医疗事业不断发展。自2009年新医改提出以来,国家一直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各省市也积极响应,拿出了很多医改的巧妙思路。
不再靠药养药:
政府补贴与第三产业“反哺”
一名59岁的安徽男子患有心脏病和糖尿病。老年人医疗“账本”中药品和医疗费用的减少是医改的核心账目。“我每个月需要两三粒胰岛素,以前每粒要250元,医改后只要204元。以前每次住院要四五千元,现在报销后只需七八百块钱。”
据本报统计,今年医改新政策中,绝大多数省份都瞄准了高药费,决心结束“以药养医”。截至目前,浙江、天津、黑龙江、山东、河北等省至少有12家试点医院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即不再依靠药品涨价来盈利。
然而,医院不“吃药”怎么办?为确保医改真正惠及患者,山东、北京等国将上涨的医疗服务费用通过政府补贴纳入医保。一些医院也开始吃市场食品。比如,河南省成立郑州市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依托保安、餐饮、物业管理等第三产业“反哺”医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李凌告诉本报,消除药物医疗还需要与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相协调。
推进分级诊疗:
越级医疗报销有限
“生病了就先去卫生院,不用去县医院,花不了多少钱。”在青海省贵德县河东乡卫生院,正在输液的严维邦用简单的话语说出了医改的重要方向。——分类诊断和治疗。
颜维邦所在的青海省从去年10月开始实行分级诊疗。到今年8月,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三级医疗机构住院人数和医保基金支出比重分别下降3.5%和2.6%,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分别增长10%。%和6.5%。
所谓分级诊疗,简单来说就是小病在基层医疗机构治疗,只有大病才能转三级医院。病情稳定后,将患者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近期,不少省份开始大规模实施分级诊疗。
分级诊疗的关键在于医保报销比例:低级别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高于高级别医疗机构,防止患者聚集到大医院。例如,黑龙江省规定,9月1日起,30种常见病在乡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报销比例达95%;50种常见病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构治疗。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报销率为75%,其他医疗机构住院报销率为10%。甘肃省的规定更为严格。8月起,甘肃省将确定50种分级诊疗疾病,未经许可转诊的,不予报销。
院长去行政化:取消兼职,以选拔取代
医院外部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内部改革也已开始。主要方向是推动公立医院去行政化。
目前,各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项。首先,政府领导不兼任医院领导。例如,山东要求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人不得兼任县级公立医院领导职务;已兼任的公立医院或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人员必须在12月31日前辞去职务。二是成立医院理事会。例如,6月,陕西省印发《关于深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意见》,成立县级公立医院董事会。董事长由组织提名,由董事会选举产生。三是医院领导班子选拔办法改革。例如,山东省8月新规要求通过公开选拔、社会招聘等方式选聘院长,实行院长聘任制。
对于医改未来的走向,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刘元利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要找到医改的中国方案,需要考虑两个关键要素。医改的世界难题。首先,全国统一的医疗改革目标和原则必须与地方实现目标的方法相结合。其次,各项医改政策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评估必须结合起来。下一阶段要更加注重目标和结果管理,将医改目标完成情况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