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

栏目: 健康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修订?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9年修订)》,对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更新。新纲要将更加注重强化健康素养、促进身心健康、防范青少年不良行为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同时也将更加注重发挥家庭、社会、学校等多方面的作用,全面推动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的发展。

心理健康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

心理健康观后感三百字?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资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潜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潜力。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我国最早提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官方文件是什么?是如何表述的?

谢谢头条家的史先生邀请。心理学在我国应为比较年轻的学科,我国提出心理健康教育大致有30多年的时间。

1946年,国际上提出的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力才能、情愫上,将个人的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协调;人际关系和谐;有幸福感;工作中充分发挥才能,过着有效率的生活。后来心理健康的标准又增加10条,后来又提出10类75条,等等。

按照最初的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心理健康的内容是很多的,比如“和文化”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内容,但是没有心理学的概念。

近代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中学院阶段,学生要学会“涵养其性情,调和其血气,节文其身体,发越其神思”。蔡元培提出“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以培养“国民健康人格”,这些都包含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从上世纪80年代,一些省市开始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994年8月31日,《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发布,最早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第9条中有这样一段话:“要积极开展青春期卫生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这不同于以前“心理素质”的提法。

其内容包括6个方面:充分认识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实施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和条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当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2002年教育部又制定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12月又对这个纲要进行了修订。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健康指导纲要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