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家企业利用废弃原料生产一次性餐具。市场监管部门迅速反应查处——
10日晚,央视一档节目曝光了利用废旧原料制作一次性泡沫餐具的黑幕,其中涉及一家深圳企业。节目播出后不到两小时,市市场监管局宝安分局派出执法人员赶赴生产加工现场,查扣塑料餐盒成品40万只及大量原材料。
连夜调查:
被曝光企业无生产许可证
8月10日晚7点左右,央视经济频道《消费主张》栏目报道称,来自佛山的废旧原料聚苯乙烯被佛山、珠海、深圳等地部分餐具生产企业作为原料,添加滑石粉、荧光增白剂。使用药剂等辅助材料后生产一次性发泡餐具的情况。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人士昨日告诉记者,得知这一消息后,该局高度重视。宝安分局迅速反应,当晚9时左右,对暴露的位于宝安区福永街道灿辉塑料制品厂进行了检查。突击检查,一次性塑料餐盒近40万个、生产加工用“聚苯乙烯”塑料颗粒原料40包、滑石粉10包、荧光粉2依法查封美白粉公斤,查封加工机械及厂房。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和审理中。
经初步调查,该公司尚未取得餐具生产许可证,并于今年4月因非法生产一次性泡沫餐盒被宝安市场监管局行政处罚。如果企业无视国家法律和食品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严厉查处。经查,该公司违法行为触犯刑法的,将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随机抽查:
流通过程合格率仅80%以上
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一次性塑料餐具质量安全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一次性餐具的监管力度。今年上半年开展的一次性塑料餐具专项执法检查中,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生产企业、商场、超市、批发市场、深圳和餐饮服务企业查获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件,责令淘汰,价值7158.5元,立案8起。
市场监管部门在加大对非法生产销售一次性泡沫餐盒等不合格一次性塑料餐具的打击力度的同时,还积极开展一次性餐具的监督抽查工作。今年,生产过程中共抽查非发泡一次性塑料餐具容器63批次,合格率100%;抽查流通、餐饮环节销售使用的非发泡一次性餐具93批次,合格率为83.9%。对使用不合格餐具的企业依法进行查处。
市场监管部门将在加大对生产、销售、使用不合格一次性塑料餐具的打击力度的同时,进一步研究建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市场监管部门呼吁消费者自觉抵制一次性泡沫餐具,积极举报违法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