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枚骨针的是什么人(中国骨头)

栏目: 健康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641

1月17日,我国首份骨骼指数报告《汤臣倍健中国居民骨骼健康指数-2011至2013年中国骨密度状况调查报告》在北京发布。数据显示,超过30%的受测中国人骨骼指数不达标。该报告由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东省营养学会、汤臣倍健联合发布。

广东骨骼健康指数排名第七

中国第一枚骨针的是什么人(中国骨头)

“超过30%的中国人骨量低,而西方骨质疏松症发病率高达11.2%。中国一半人口50岁以后骨量异常,女性骨质疏松症患病率在50岁以后50岁以上的人超过40%。”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主任、广东省营养学会秘书长朱惠莲教授表示,报告数据令人震惊,提醒社会关注日益严重的国民骨骼健康问题。

据汤臣倍健公共事务中心主任陈特军介绍,自2011年起,汤臣倍健每年都会推出配备高端健康检测设备的“健康快车”,为国人提供免费检测。今年,分析将基于收集到的第一手骨骼健康数据。形成中国第一份骨骼指数报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骨密度T-score图像换算,报告显示,全国平均骨健康评分尚未达到及格线,31.9%的人骨量低或骨质疏松症。

这份报告还发现了中国骨骼状况的“黄金海岸线”。东部沿海地区骨健康指数最高,其次是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中,西部地区骨质疏松率高达11.2%,西部地区代表性城市重庆被调查为全国骨质最差的城市。广东是我国骨健康“发达地区”,骨健康指数排名第七。

“广告中常见的腰酸、腿抽筋等现象,帮助大众普及了缺钙症状,但这并不是绝对的。骨质疏松症也需要一些简单的评估方法,让人们提前了解自己的个人骨骼健康问题。”汤臣倍健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杨明表示,这份骨指数报告为预测骨质疏松风险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人们可以用0.2的公式来计算。如果结果小于-1,则表示存在风险。骨骼健康处于中度至高度风险。

35岁之前多存点“骨头”

北京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院内分泌科副主任、营养科主任孙明晓教授指出,地域维度、日照时间、民俗饮食文化、性别、年龄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导致骨指数的差异。因此,想要骨骼无忧,需要养成终生呵护骨骼健康的习惯,注重运动与营养结合,在35岁之前为自己节省更多“骨骼资本”。

据介绍,在检测过程中,广东一位60岁的阿姨不喜欢吃肉、豆腐等豆制品。她爱喝骨头汤,几乎不喝牛奶。她也没有明显的“腰痛”,也不相信自己患有骨质疏松症。检测结果显示,阿姨的骨骼指数远低于“贫困线”。对此,孙明晓表示,更年期、缺乏运动、含钙食物摄入不足是导致他骨骼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事实上,像上述阿姨一样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中老年人还有很多,有的甚至没有意识到个人骨骼健康问题。著名健康专家洪兆光指出,早诊断、早预防是应对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方法,而骨骼的护理可以说是一个人一生的工作。然而,人们对于补钙也存在一些误区。很多人认为喝“骨头汤”可以补骨头,但骨头汤的钙含量并不高。1公斤猪骨煮2小时后,汤中的钙含量只有20毫克左右。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天需要钙1200毫克以上,而用骨头汤补钙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

洪兆光建议,市民应关注骨骼健康。中老年人可以每年进行一次骨密度监测,注意均衡饮食和营养,适量吃高钙食物,保持经常晒太阳,每天适度运动。女性还可以补充大豆及其制品,或者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钙、维生素D膳食营养补充剂。中老年人可以选择补充含有胶原蛋白的钙产品,可以修复骨组织,改善骨质疏松症状。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