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表达愤怒的方式会发生变化。大多数1岁以下的孩子会通过哭泣来表达愤怒;2岁左右的孩子会趴在地上哭、扔玩具或者不吃东西来表达愤怒;3岁以上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强烈的愤怒情绪。侵略或报复行为。
莹莹的妈妈是一位凡事追求完美的职业女性。自从生下莹莹后,她一直向前辈们请教育儿经验,阅读了很多育儿书籍,希望能把莹莹培养成一个健康、聪明、可爱、有礼貌的宝宝。
但莹莹两岁的时候,就经常发脾气。有一次,她竟然在一家玩具店门口表现得像个傻子,躺在地上又哭又叫。这让自尊心很高的妈妈感到无比的尴尬和心疼,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一个失败的妈妈?
面对“小天使”的愤怒,新手父母可能会像莹莹妈妈一样感到困惑、沮丧和无助:有的父母在孩子情绪激动时会失控、发脾气,甚至体罚孩子。有的父母会屈服,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导致孩子发脾气去控制大人。
其实,愤怒只是孩子情绪的宣泄。强烈的情绪是无法否认的,情绪的爆发——愤怒也需要正确的理解和对待。认识到这一点,父母应该引导孩子用别人可以接受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而不是用惩罚或屈服来平息愤怒。
表达愤怒的方式因年龄而异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表达愤怒的方式会发生变化。大多数1岁以下的孩子会通过哭泣来表达愤怒;2岁左右的孩子会趴在地上哭、扔玩具或者不吃东西来表达愤怒;3岁以上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强烈的愤怒情绪。侵略或报复行为。
愤怒的触发因素
宝宝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会有最原始的愤怒,比如饿了、尿布湿了、玩具不见了或者妈妈离开了,他们就会大声哭闹。不过,这段时间的愤怒比较容易平息。
1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探索世界。他们天生的好奇心驱使他们去触摸、玩耍和品尝所看到的一切。然而大人总是坚持这样或那样,这让孩子很不高兴。
2岁的孩子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但由于身心发育还不够成熟,所以做不好,这常常让他很生气。
3岁左右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再加上逆反心理的出现,当自己的行为受到限制或需求被拒绝时,很容易生气。
当然,身体不适、睡眠不足、饥渴、被嘲笑、被他人打扰等因素也会导致孩子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