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关注混合所有制医院的发展情况(人大代表关注混合所有制医院的发展问题)

栏目: 健康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684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人口众多,很多福利政策达不到西方标准。今年我国对民生的投入越来越多,但医院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可以说是PPP模式在我们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也是社会资本办医院的一条可行途径。”在这里召开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陈金标建议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用于医疗服务。

人大代表关注混合所有制医院的发展情况(人大代表关注混合所有制医院的发展问题)

据悉,我国健康产业仅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至5%,远低于发达国家。陈金彪认为,目前,从数量上看,民营医院不少,但这些民营医院规模较小,服务量仅占整个医疗体系的10%至12%。

此外,目前医疗服务也存在巨大缺口。如果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投入,要赶上发达国家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难度也很大。陈金彪认为,在这样的形势下,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医疗机构。

“鲶鱼搅动小鱼生存环境的同时,也激活了小鱼的生存能力。”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也是陈金彪希望混合所有制医院在医改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从现实角度看,民营医院面临着诸多制度障碍。

陈金标曾任浙江省温州市市长。他表示,温州在发展混合所有制医疗方面进行了较早的探索,但在准入、土地、金融、税务、医保、人才等方面体制机制尚不完善。“错过了最后一英里。”

全国人大代表、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此前也有过发展民营医院的想法。他认为,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目前缺乏资金和医生队伍。

当民间资本进入医疗领域时,也会遇到两扇门:一扇是“玻璃门”,另一扇是“弹簧门”。陈金彪说,“比如我们长期以来实行的业务设立、职称评审、科研项目立项等,都与公立医院挂钩,民营医院在这些方面很难获得政策支持。”

据了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非营利性民营企业。医院和公立医院应该一视同仁。

陈金彪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了更好地推动和发展混合所有制医院建设,必须淘汰一些‘玻璃门’和‘弹簧门’。”

宗庆后表示,要进行医改,首先要解决药品问题,其次要解决医生数量和收入问题。

“要进一步完善混合所有制医院发展的政策保障,如出台促进社会资本办医院的政策法规、对政府鼓励的非营利性民办医疗机构作出明确的法律规定、完善配套文件和政策。”陈金彪提议道。

陈金彪还建议,要明确公立医院参与混合所有制医院的发展方向:制定好发展规划和发展模式,明确社会力量办医院的底线和红线。

“从外部效应来看,当前混合所有制医院的发展取得了一些良好的开局。”陈金彪表示,混合所有制医院是撬动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支点。有望成为拉动相关医疗制度改革的“鲶鱼”,发挥其独特作用。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