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龙泽园西区一居民被小区虫子咬伤后奇痒难忍。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日证实,龙泽园西区出现蜱虫。全面排查消除工作现已开始,并将持续到17日。
怀疑小区可能有蜱虫的卢老师回忆,5月29日,他遛完狗回家给狗洗澡时,发现狗耳朵上有血块,无法清洗。拔出来后,发现血块在那里。原来是一只长着几条腿的虫子,肿大的囊里已经充满了鲜血。
6月8日,他的狗再次被咬。他将狗送到回龙观动物防疫站救治,最终结果是“蜱虫感染”。
居民李女士说,上周她肩膀上被小虫子咬了。这种虫子就像寄生虫一样,不会叮咬皮肤表面。它必须从肌肉中挖出来。
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3日下午派人前往龙泽园西区采集昆虫样本。工作人员还检查了小区内的绿化带、阴暗角落等地方,消毒工作一直持续到17日。中心提醒居民远离草丛,如被咬伤应立即就医,切勿自行清除。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于15日就此事举行情况通报会。相关负责人14日表示,1993年,北京市进行蜱传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时,发现部分山区存在蜱虫,但数量和种类都很少。主要分布在偏远山区的树上,市区几乎没有蜱虫。
她说,北京一直在开展蜱虫活动的相关调查,并通过对蜱虫易出现的郊区县进行抽样调查,对人、猪等进行严密监测。一旦发现相关病例,将立即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公众不应过度恐慌。在野外或郊区可加强自我防护,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
回龙观灭蜱虫
北京市卫生局、昌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被咬伤者没有发病;疫情监测加强,医疗机构24小时内报告“蜱病”
本报报道,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天证实,回龙观龙泽园西区出现蜱虫叮咬,一名居民和几只宠物狗被咬伤。回龙观地区办事处和物业全面开展排查、监测、公示和消除工作。市卫生局和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被咬伤者没有发病。北京加强了对可能发生的疫情的监测,所有医疗机构将在24小时内报告任何“蜱病”。
居民报告宠物被咬3次
龙泽园西区位于龙泽地铁站东北侧。据居民介绍,近期,小区内出现了宠物被虫子咬伤的奇怪案例。经过咨询相关卫生部门并上网查询,他们都怀疑该虫类可能是蜱虫。
最先联系卫生部门的卢老师说,5月29日,他发现自己的小狗被虫子咬了,奇痒难忍。“那天我散步回来,看到它耳朵上有一块血块,怎么洗也洗不掉。”
卢老师随后用工具将血块强行拔出,发现血块竟然是一只长着几条腿的昆虫。它鼓鼓的像一颗豆子,里面充满了血。6月8日,他的小狗肚子上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后来卢老师也亲自处理掉了。
“没想到,前两天,小狗的背又被咬了第三次。”卢老师表示,考虑到并非意外,他将宠物带到回龙观动物防疫站进行检查。最终结果是“蜱虫感染”。
昌平疾控中心确诊蜱虫
小区居民表示,过去两周,另外四只居民的宠物也有同样的经历。
另外,我的邻居李女士本人最近右肩被虫子咬了,从肉里挖出了两个黄豆大小的黑色肿块。“被踩后,里面有血,我们都怀疑是蜱虫。”该居民说。
据居民卢先生介绍,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前天下午得知他和其他居民反映的情况后,派人前往龙泽园西区采集了一些昆虫样本并带走。
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证实,龙泽园西区出现的虫子确实是蜱虫。他们联合回龙观区社会办,对龙泽园西区开展进一步巡查,并开展消毒工作。
被咬伤的人没有生病
“目前,被咬伤的人还没有发病。”昌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解释说,“蜱虫本身没有毒,主要是作为传播疾病的媒介。”
该人士表示,被蜱虫叮咬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如果被蜱虫叮咬后生病,可能与该地区流行的一些传染病有关。不过,“被蜱虫叮咬后的发病率其实很低,近年来北京还没有出现蜱虫叮咬导致患病或受伤的病例。”
卢老师表示,卫生部门和居委会已加强对李女士和被咬宠物的健康状况监测。
“物管和居委会都在宣传,说被咬伤的人或动物生病了,会有一两周的潜伏期,要提高警惕。”居民们表示,现在大家都害怕蜱虫引起的疾病。
回应
社区消毒宣传全面展开
昨天下午5点左右,龙泽园西区出行的居民避开了草地和树木区域。工作人员在绿化带上喷洒农药。
回龙观区办事处宣传部王主任表示,接到蜱虫举报后,办事处社会办会同居委会、物业公司立即展开调查。随后,他们在小区各单位门口张贴告示,提醒居民避开危险区域,注意卫生。近期,相关人员将深入社区,向居民介绍蜱虫知识。
据小区物业经理介绍,按照惯例,每年6月13日至17日,他们都会请消毒公司上门喷洒农药杀虫。由于蜱虫情况突发,消毒公司昨天增派人手,一天之内基本完成了所有喷洒工作。
“今天罐车喷药太仓促,有些角落的草没有喷到。”居民们担心,如果化学品有空白区域,喷洒效果会大大降低。另外,喷洒的农药只是一般杀虫剂,对蜱虫是否有效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对此,物业负责人表示,该药水是多种农药的混合物。罐车喷洒的液体主要覆盖小区主要绿化区域。他们将听取居民意见,派专人对小区阴暗角落进行仔细喷洒,消除空旷区域。
官方声明
报告病情并采集标本
截至昨天下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尚未收到昌平区蜱虫病例报告。关于事件信息和防控措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表示,今日将召开新闻发布会。
北京加强对可能发生疫情的监测,成立专家组负责疫情监测和制定诊疗方案。近两年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直在蜱虫易出现的郊区县开展蜱虫活动调查和人、猪等监测。
针对其他地区被蜱虫叮咬后发生的传染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北京市卫生局近日向各医院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医疗救治机构一旦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必须参照乙类传染病报告要求,24小时后网上报告,并要求采集标本。
根据市卫生局要求,所有接受“蜱病”治疗的医疗机构均应遵循首诊责任制要求。如果符合重症病例诊断标准,应转运至定点医院——北京地坛医院救治。
疑似“蜱病”监测标准
根据市卫生局规定的病例标准,除明确诊断的血液系统疾病、全身性疾病、非感染性疾病和其他有明确感染因素的传染病四种情况外,临床体温高于37.5者C、血小板降至/L以下或白细胞降至3.0109/L以下的患者纳入病例,必须报告和监测,特别是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即:啮齿动物活动、蜱虫叮咬和野外工作的历史。放牧、接触柴火、钓鱼、露营、在草地上行走、在草地上晒衣服、接触猫狗、喂养牲畜。
提醒
如果被蜱虫叮咬,请勿自行清除
昌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提醒,蜱虫一般生活在野生树林和草原上,在草尖和灌木枝叶上等待寄主。市民前往郊区山林时,应避免在蜱虫出没的环境中坐卧,尽量穿耐穿的衣服。袖子;不要穿凉鞋、扎起裤腿或将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在树林里散步时要戴帽子。
如果被蜱虫叮咬,市民不要自行清除蜱虫,而应到医院诊治。当蜱虫叮咬时,它的头会钻入皮肤。“这时候,去除蜱虫的一个简单方法就是将热源靠近蜱虫,比如火焰、烟头等,蜱虫的头部就会慢慢退出皮肤。”
术语解释
打钩
蜱虫又称蜱虫,俗称草蜱、狗龟、草蜱、牛虱等。在浅山丘陵的草、植物上冬眠,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的皮毛中。蜱是多种脊椎动物体表的暂时寄生虫,是一些人畜共患疾病的传播媒介和宿主。
蜱虫全世界有800多种,中国有80多种,北京的数量有限。北京蜱的数量很少,只见于山区,城市地区更少见。过去12年来,北京没有发生任何人员受伤的报告。
自2007年5月河南省信阳市报告首例无形体疑似病例以来,截至2010年9月9日,河南省共发现无形体病例557例,死亡1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