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心理健康logo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心理健康logo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从心理学角度怎么解释“双标”这个现象,非专业人士请忽略?
您好,非常感谢你的邀请,对于这个提问我的看法是:自我宽恕
【一位来访者咨询婆媳问题,在1个小时里全都在控诉婆婆的强势和先生的无作为。可想而知她对婆婆和先生的怨念有多深。
在快要结束时,我让她用三个形容词,分别来形容婆婆和先生。
同样,婆婆和先生会用哪三个形容词来形容她:强势,无理取闹,不讲道理。
当她意识到婆婆和先生在面对一个“强势,无理取闹,不讲道理”的她,他们的强势和无作为都是正常的沟通反应时,她说到:我是被逼的,我没有办法!】
且不说在这些家庭纷争中,谁对谁错,应该由谁负责。
只是,在咨询过程中,我看到这位来访者把过错归结于对方。而在看到自己可能也存在错误时,便开始为自己辩驳。
生活中,一旦人犯错了,很多时候都会说是被逼的,我实在没有选择了。
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叫“自我宽恕”,指我们对于自己的错误、缺点总是轻易地原谅,而对于别人的却不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双标”。
有些双标是对自己标好,对别人标错;有些是对自己亲近的人标好,不亲近的人标错。而生活中的很多纷争,就是因为宽恕己方的错误,非要让对方认错引起的。如果我们能做到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敢于承认,积极改正,对别人多一点理解、宽容,就会少很多纷争了。
“一个人要看他谈论什么,而不是赞同与否”——荣格
他的这句话也说明了双标的本质,我们越是渴望什么就越喜欢谈论什么,而谈这件事情的态度很多时候是一种伪装——本质上都是让自己能更多的参与到自己渴望的事情里而来的,同时又要把自己无法接受的部分投射给别人。
另一方面,“双标”实际上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就像上面那个例子里说的,这么做虽然会让人在某种程度上好过一点,但是却会影响我们和人建立真实和稳定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调节情绪、认知的目的之一是让自己(至少看起来)内心拥有连续和完整的感觉。一旦我们认同了一个标准,无形中就会拿这个标准要要求自己:
弗洛伊德的“鼠人”案例就是如此:叫他“鼠人”是因为来访者有严重的强迫意念,总是忍不住幻想“老鼠钻人肛门”。“鼠人”的父亲曾喜欢过一个平民家的女孩子,但是后来他为了前程抛弃了她,选择了另一个富人家女孩,也就是“鼠人”的妈妈。所以这个父亲禁止孩子和穷人家的孩子谈恋爱,来回避自己抛弃女朋友产生的罪疚感。但是,因为他的禁止在孩子无意识层面其实是在一种强化。最终他的孩子“鼠人”还是喜欢上了穷人家的女孩子。一边是自己尊敬的父亲的禁令,一边是女朋友。让“鼠人”同时爱又恨这两个人。所以在无意中接触到“老鼠钻肛门”的酷刑之后,他开始用这种幻想来表达自己无法接受的想法——对父亲和女朋友的恨。
在这个案例里,这种“双标”背后的罪疚感(不准孩子找平民,自己又喜欢平民女孩子)被从一代传递到了下一代。成了困扰他们家族的难题——我们的认知很多时候是被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所决定的,需要不断了解自己才能不被那些东西所拥有。
近期发生的16岁女孩在中考前三天被亲生父亲杀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人伦惨剧?
在我国,山东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众所周知山东是孔孟之乡,信奉孔孟之道。
孔子的几句“名言”更是深深的刻到了每一个山东人的骨子里什么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什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什么夫为妻纲,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可见孔子其实就是一个歧视女性特别深的直男癌患者。
但是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国家早就提倡男女平等,要尊重保护妇女儿童。大家都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只有山东人还死守着孔子重男轻女那套歪理。
曾经有个山东女孩来我们这边饭店打工,最多也就十八九岁的年纪,这个年纪的女孩子本是花一样的年纪,应该享受美好的生活受良好的教育,可是呢确因为父母说女孩读书没用,还不如出去打工补贴家用,因为家里还有个弟弟,一家人要攒钱给弟弟买楼买车娶老婆。可怜的女孩特别能干也很节俭,每个月自己只留下几百块钱的生活费,其他都转给老家的父母,就连发烧39度都不舍得去医院。真是可怜又可气,她为什么不能大胆的与不正之风做反抗呢?原来在她心里,也是深深的男尊女卑思想,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被父母洗脑成功。作为旁观者,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这次的山东男人虐待杀害未成年亲女儿事件震惊全国,希望通过此时能让山东一些女孩子清醒过来,你们是独立的个体,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或者工具。
最后衷心的希望山东人民能改变思想,尊重女性。
谢谢邀请。
如果家里有个长相清秀、成绩优异的女儿,相信很多家长都会由衷地感到欣慰,并且将女儿如宝般呵护。
但在极端的「重男轻女」思想下,矛盾的后果可能是令人触目惊心的。
随着女孩的成长,重男轻女的父亲,对她动辄大打出手。不去走亲戚、看手机不刷碗、不去洗澡,都可能打她。被父亲打怕了的女孩,曾对母亲说:「我怕回家,不回家又不行」。
由于家庭收入不高,父亲倍感压力,一直认为女儿是个「赔钱货」,他认为如果供女孩上学,经济压力之下无法给小儿子买房买车娶媳妇。
而在老师眼中,女孩是个遵守纪律、热爱学习的孩子。成绩优异的女孩更是深知读书的重要性,不甘心因此放弃自己的前途。
父女二人矛盾在中考前的这段时间里日益激化,母亲为了女儿能专心备考以及前途,再次带着孩子回到娘家,也再次想到了与这个男人离婚。
今年4月18日,女孩曾向学校和相关部门写过一封《求助信》:「因为我父亲重男轻女和家暴的影响,已严重危害到了我的人身安全和学习生活,造成我的严重不适。」
如果一个女人在婚姻中被迫不再依赖老公给予感情、关爱和精神支持,是成长还是可悲?
做了7年家庭主妇,吵架的时候公婆要么观战、要么造谣生事。我很漂亮,性格开朗活泼,老公比较自卑,就容易乱想。他自以为攀高枝,跟小区诊所的女医生暧昧,被我发现后。女医生不过就是想让我老公投资给她开诊所,完全没有想跟我老公在一起的打算。老公无奈想回归家庭,我已不再接受他。后来我凭借自己的聪明努力,会日语并在日本找到正社员工作,把公婆撵回老家,跟老公提离婚,他死活不放手孩子的抚养权。我身在异国不方便打离婚官司,这段时间就天天羞辱他。打一巴掌再给一个枣,老公不敢离婚。一离婚他就几乎所剩无多了。
所以,女人自强后,如我这样,不用看谁脸色,把他一家都踩在脚下。报复的快感以及鱼肉他人,真的好威风
既然什么都无法依靠,那就是你自我成长的过程了,为什么要悲,为什么自己不成长呢?夫妻之间的关系本就是一本合同而己,总有人违约。夫妻没有共鸣女人就该学会成长,学会如何经营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生活给予的痛苦,自我认为生活赐予的礼物就是成长。成长的代价就是痛苦不堪的人生,有时间抱怨不如改变自己的境遇。不喜勿喷哈!
如果一个女人在婚姻中被迫不再依赖老公给予感情、关爱和精神支持,是成长还是可悲?
这样千疮百孔的婚姻虽然暂时看起来可悲,但是经历这样的感情最终会让这个女人成长起来。
有可能她成长的路会很漫长,她有可能会走一些弯路。她在婚姻中没有感情、关爱和精神支持,她有可能向外寻求。
当一个男人爱着女人的时候,女人会像一只小鸟停留在身边,会非常粘人。当这个男人给不了女人感情、关爱和精神支持的时候,这个女人会像一只小鸟一样飞走。
她会飞到新的肩膀停留,你给不了感情、关爱和精神支持,她一定会在别的地方去寻找。
可悲的是,她会不断地向外寻找。她会误入歧途,会走一些弯路。之后的她会思索:短暂的欢愉、短暂的激情是自己想要的吗?
不是。这个时侯的她开始回归正轨,会思索一些问题。当她思考问题的时候,她不再向外寻求,她开始向内寻求,向精神世界寻找。
这个时候的她会逐渐成长起来,把过往的沧海桑田留在心中,把爱与恨视为过眼云烟。她会回归到自己的内心。她不再属于任何人,她只属于她自己。
一段得不到回应的爱,会让她不断向外寻求爱。她也许会在寻找的过程中迷失自己,但她的心最终会回归到自己身上。这个时候,她才会真正的成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心理健康logo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心理健康logo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