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步入中年,常常会感到气短、乏力,尤其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的人,更受此困扰。其实这都是肺气不足造成的。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35岁以后,人体的肺活量开始下降,出现肺虚。“肺气健强,则五脏之气旺盛,精气自生而成。”因此,中年人要养肺,才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一些慢性呼吸道疾病,除了季节原因外,多是肺气虚弱所致。“一般来说,肺气虚的人会出现咳嗽、乏力、怕风、自汗、气短、容易感冒等症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教授指出。
如果医生确定肺气不足,除了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外,还有一些小方法值得尝试。
1、“”字养肺气
方法是嘴唇稍内收,上下牙靠拢不接触,舌尖插入上下牙间隙并稍伸出。呼气念我正,双手举至小腹前,逐渐将掌心向上翻至与胸部平齐,然后外旋双臂,将掌心向外翻成掌状,将掌心推至左右,如鸟的翅膀。呼气后,吸气时让手臂自然落下。
2.深呼吸
姜良多介绍,深呼吸是最简单、最容易的方法。每天到户外活动的最佳时间是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并进行深呼吸,有利于锻炼呼吸功能,从而补充肺气。一般来说,每天可以做20-30次。
3、读书、唱歌也可以补充肺气。
唱歌、朗读可以扩展胸腔。通过横膈膜的运动,空气被吸入肺部,呼吸撞击声带。产生的声音经过共鸣腔,被综合调整。无论是唱歌还是朗读,呼吸量的大小和快慢节奏都是根据曲调和文章的情感需要来调整的。通过改变高度、大小等来调节呼吸,使肺气得到调理。不过,蒋良多提醒,这种方法一定要适度,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练习,而不是胡乱喊叫,否则会适得其反。
除了以上的小动作外,还有一些饮食方法可以帮助补肺气。蒋良铎指出,在日常饮食中,可以选择百合、花生、橘梗、黄芪、党参等纳入食材中,帮助润肺补气。但黄芪吃多了容易上火,所以用量一定要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