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医管局实施三大人才计划是什么(京医管局实施三大人才计划是哪三个)

栏目: 健康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652

北京22家市属医院如何在构建分级诊疗体系、缓解非首都功能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在3月18日下午召开的市医院管理局人才工作会议上,北京市医院管理局局长冯国胜表示,今年医院管理局将重点实施“幼苗”、“登封”三大人才计划”和“使命”,为提高市级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供源源不断的高层次人才保障,更好地推动市级医院转型升级,切实发挥市级三级医院在诊疗、诊疗等方面的功能作用。分级诊疗体系顶层治疗疑难杂症。将常见病、慢性病、首次诊断患者分流到基层,并在京外救治。

以人才为突破口,推动市级医院转型升级重回分级诊疗体系顶端

京医管局实施三大人才计划是什么(京医管局实施三大人才计划是哪三个)

冯国胜主任介绍,为改变目前大病小病、急慢性病、京内外患者到北京三级医院就医的无序医疗状况,我们将更好地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和缓解非首都功能的建议今年市医院管理局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市属医院转型升级,从传统的规模扩张向内涵式增长转变以发展和人才培养为核心,强化22家市级三级医院诊治疑难重症的功能定位,需要多渠道想方设法,将常见病、慢性病和初诊患者分流到基层,将它们分发到北京以外的地方。同时,着力建设学术型医院,以市级医院特别是综合性医院为重点。将建设成为疑难疾病诊疗中心、重大新技术应用中心、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高水平科研创新中心,实现市级三级医院转型升级到分级诊疗体系的顶层。

“吸引人才”与“培育人才”并重,打造市级医院国际化高端医疗专业技术人才高地

中国健康网当天从会上获悉,近年来,市级医院坚持“吸引人才”与“培育人才”并重。一方面,加大重点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引导各类高层次、国际化、急需人才向市级医院聚集。北京市实施“海聚工程”以来,市级医院共引进海外优秀人才140余名,其中53人入选“海聚工程”。同时,每年向国内引进近30名优秀专家。另一方面,坚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学科建设“扬帆计划”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目前,市医院拥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长江学者”、“北京学者”2人,“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各3人”,国家级百千人才工程人选12人,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和优秀青年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5人,国家级优秀青年4人。入选国家特贡专家23人,入选国家卫生计生委特贡专家23人,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原主任委员等。现有委员、主任、副主任、候补主任委员57人,“海聚工程”成员53人,入选北京市百名科技领军人才11人,北京市特贡工程专家22人,百千万人才项目市级人选49人,入选“215”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461人,评选北京市科技新星98人。此外,市医院还拥有5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2个教育部重点学科、5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10个以上硕士学位授权点的医院6家,拥有10个以上博士学位授权点的医院4家。

一个意见三方案:市医院管理局分类制定专家队伍持续培训蓝图

冯国胜认为,市级医院要想提高疑难杂症的诊疗水平,学科是核心,人才是关键。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吸引和凝聚、激励和保障,需要有效的人才工作机制。本次人才工作会议上,市医院管理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属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号,推出“幼苗”、“登峰”、“使命”三大人才计划,整合集中优势资源,培养分层分类培养,形成专家梯队。其中,“使命”计划是充分发挥院士等优秀人才的引领作用。入选人选将负责市级医院市级人才决策的咨询和支撑,引领示范专业技术创新发展,集聚、帮扶、培养人才,创建和提升市级医院。医院品牌形象等使命形成高层次人才的团队效应和虹吸效应,推动高水平医院发展和重点学科建设,全面提升市级医院核心竞争力和公益服务能力。“登峰计划”重点培养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通过一系列培养措施,帮助入选人员取得重大创新成果、掌握先进技术、提高解决重大疑难复杂临床问题的能力,提高市级医院的综合实力和国内行业影响力。“青年苗木”计划旨在扶持和培养青年人才。通过多项支持措施,为市级医院青年人才成长搭建发展平台,培养一批基础扎实、技术领先、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青年人才,服务于人民群众。城市。医院为跨越式发展储备人力资源和后备力量。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