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如何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化解容易激化的医患矛盾,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话题。新媒体时代,患者情绪在容易蔓延的情况下更容易发酵、失控,带来医患矛盾扩大的挑战。另一方面,善用新媒体、善于风险沟通也有助于化解医疗矛盾。沟通困难带来新机遇。
6月25日,我国医疗卫生界、纪录片界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中山大学,就近期央视纪录频道热播的纪录片《医院里的故事》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探讨社会转型时期医患关系的破解,以及“走路”“转型改革”视角下纪录片的制作路径。
该纪录片上线一个月内就吸引了近400万次观看。
据了解,《医院的故事》是由中共中山市委宣传部策划、执导,中山市卫生计生局、中山广播电台联合制作的5集系列原创纪录片。电视台。影片直接面对医疗环境现状和矛盾的医患关系,走访中山市一线医护人员,真实还原了医护人员高强度、超压力的工作环境,以及他们疲惫不堪的状态。生存现状。
中山每天平均有619台手术密集进行。每七分半钟就会派出一辆救护车。一个医生有时一天要诊治100多个病人……这部纪录片在中山市属下多家医院拍摄。团队扎根一线,选取了急诊室、手术室、产科、儿科、ICU五个代表性场景。历时8个多月,真实记录了医生、患者、患者家属的生活。他们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
纪录片通过镜头,充分展现了中山市医务工作者与病魔殊死搏斗的诚意,生动讲述了医院上演的悲欢离合,真实记录了生命的脆弱与坚强,充满人文关怀。感情和现实的关怀。
5月,《医院里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并在优酷土豆视频网站同步上线。上线不到一个月,已有近400万观众在视频网站点击观看该片。该片还荣获2014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广东日”南方纪录片一等奖;2014年广东省广播电影电视奖电视特别类二等奖;并获得2014年“金熊猫”国际纪录片节入围奖。
医学界与传播界共同探讨医患关系管理
纪录片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和广泛思考。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中山广播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本次交流会,邀请高校学者、政府人员、一线医务人员及《医院里的故事》摄制组参加讨论医患关系、媒体报道、纪录片拍摄等问题。从不同角度围绕《医院里的故事》进行讨论。
中山大学副校长余敏斌教授主持本次交流会。他认为,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医患冲突已成为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之一。本次交流会重点关注以医患关系为主题的纪录片《医院里的故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探索价值。
中国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主任委员刘晓莉表示,“纪录片一定要讲当下生活的故事。《医院里的故事》拍摄团队深入医院一线,全程跟踪拍摄真实展现医务人员的工作状况和医院的医疗场景,让观众更好地了解、理解和认可医务工作者的辛苦和努力,是化解医患矛盾的有效大众传播策略。患者。”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张志安教授在总结发言中也表示:“邀请大学学者、政府人员、一线医护人员和纪录片拍摄团队围绕纪录片进行圆桌讨论是一种方式。通过公众沟通寻求共识、重建信任。此次交流会的目的是尝试在政府与社会机构之间、医学界与传播学界之间、医生与患者之间建立初步的沟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