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还没有学会说话,甚至还没有能力挥拳发脾气时,他表达情绪的唯一方式就是哭。学会理解宝宝的“哭泣”语言可以帮助父母更好地照顾年幼的孩子。
哭声是新生儿的第一语言。小孩子平均每天哭3小时左右。通过哭声,宝宝可以向父母表达各种愿望和要求。父母需要从头开始学习宝宝独特的语言。了解了宝宝的哭声后,就可以正确地安抚他了。
1.饥饿求救信号:
哭声特点:声音低沉,有节奏,时停一会儿,不急也不慢。
动作特点:如果用手指轻轻触碰宝宝的脸,他会立即转过头,不由自主地伸出舌头来吸吮。一旦吃饱,小家伙就会立刻平静下来。
意思是:我饿了!
应对措施:立即母乳喂养。
2.排尿、排便报警信号。
音效特点:强度轻、委婉、断断续续,多在起床或喂奶后出现。
动作特点:不断踢腿,并试图扭转身体,尤其是小屁股。
意思是:我撒尿或大便。
应对措施:立即给宝宝穿上干净的尿布,甚至刚从襁褓中出来,聪明敏感的宝宝就会停止哭泣。宝宝对脏尿布的耐受力存在个体差异。家长要根据宝宝的生活习惯定期更换,这样才更有利于宝宝的健康。
3.需要拥抱的信号。
音效特点:像开关一样,拿起时不哭,放下时不哭。宝宝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动作特点:小脑袋不停地左右转动。如果妈妈来到宝宝身边,宝宝就会停止哭泣,发出哼哼的声音,并盯着妈妈,好像在等待什么。
意思是:我想拥抱!宝宝是离妈妈最近的。只有在妈妈的怀里才是最安全的。如果你不抱抱我,我会为你哭泣!
应对措施:立即抱起宝宝。接起来后,它会平静下来,似乎很享受。
4.睡觉的信号。
音效特点:声音很强,像花腔一样颤抖跳跃,断断续续。
意思是:我困了。
应对措施:赶紧把他放到床上,拍拍他,让他尽快入睡。
5.身体不适警告。
音效特点:哭声怪异,要么是高亢的尖叫声,要么是短促、微弱、甚至微弱的呜咽声。
运动特点: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出现呕吐、腹泻等并发症;
意思是:我感觉很糟糕。
应对措施:排除不适原因,必要时去看医生。及时关注,切勿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