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6月1日《纽约时报》报道,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在对德国制药公司拜耳生产的优思明等四种避孕药进行调查,以确定它们是否可能比其他避孕药更增加血栓风险控制药丸。截至发稿,优思明仍在中国销售。
今年5月初,拜耳制药在美国遭遇诉讼。美国北卡罗来纳州一名18岁女大学生在服用避孕药Yaz后因心脏骤停猝死。后来,她的死因据称与服用Yaz引起的血栓有关。随后,死者父母将拜耳制药告上法庭。《英国医学杂志》此前发表的两份报告显示,与传统避孕药相比,Yaz中所含的激素屈螺酮可使服用该药物的女性出现血栓的风险增加两到三倍。
FDA调查的药物包括Yaz、Yasmin、Beyaz和Safyral。其中,优思明于2009年正式进入中国,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生产,作为处方药销售。据介绍,Yaz是Yasmin的低剂量版本,两者主要针对35岁以下的女性。
拜耳:暂不召回在华优思明
据记者了解,此次被曝光“正在调查”的四款拜耳避孕药中,优思明是目前唯一一款在中国大陆上市的拜耳避孕药,而且是处方药。于2009年正式上市,隶属于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生产,至今仍在销售。空军总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刘华平提醒,患者服用优思明需谨慎。患者最好先去医院检查,排除血栓的风险。
拜耳先灵医药有限公司女性保健品集团中国市场负责人表示,拜耳认为FDA引用的两份报告中的结论并不是很有根据,而且实验方法也有问题。明显的缺陷。因此,对此,拜耳回应称,在拜耳2018年的25项临床研究中,并未发现屈螺酮的此类副作用。拜耳正在积极配合相关调查,并表示“这是FDA的例行调查,并未达到召回的程度”。
记者走访北京多家药店发现,优思明仍有售。药房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没有听说过调查,也没有收到任何相关通知。优思明药品说明书的“不良反应”一栏提到,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不规则子宫出血、恶心和情绪波动等。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怀孕,并且没有提到任何血栓风险增加。相关词汇。
数据显示,去年Yaz系列避孕药销售额达14.7亿美元,占拜耳年利润的3.3%。
拜耳昨天发布《关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含屈螺酮的口服避孕产品数据重新评估的声明》。
《声明》回应:“迄今为止,复方口服避孕药是研究最系统、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超过15年的临床研究和近10年的上市后临床研究表明,无论其是否含有对于孕激素来说,所有复方口服避孕药都很少出现静脉血栓等严重副作用。大规模研究证实,所有研究的低剂量复方口服避孕药发生静脉血栓的风险是相似的。”
拜耳医药部负责被调查四款产品之一优思明的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证实:“我们已收到欧盟修改说明书的要求,修改决定已基本完成。”决定。”该人士指出,此次欧盟要求修改拜耳口服避孕药说明书,主要要求其注明“第四代口服避孕药发生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的可能性与拜耳口服避孕药基本相同”。高于第三代产品,高于第二代产品。”。
不过,上述声明表示,拜耳所有复方口服避孕药在美国的说明书均未发生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优思明目前在我国为处方药,其产品名称为屈螺酮炔雌醇片。至于是否会考虑召回,优思明产品负责人表示,目前该事件尚未得到证实,他无法对此做出回应。“我只能说,目前没有召回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