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狂人(你是什么教育)

栏目: 内科 编辑: 争兴健康网 浏览量: 230

现在的父母是过去父母养大的,而现在的孩子是在幼儿园、学校长大的。孩子们过早挂掉月票或者骑着山地自行车,在城市街道上奔波,然后陷入一个封闭的圈子。又一个集中的圈子,繁重的作业就像狼追羊,不仅让他们没有时间玩耍,也减少了与大人互动的机会。然而媒体、电视给予孩子的信息以及名人对他们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父母。孩子基本上与父母的工作和生活隔绝。他们不知道父母在做什么,也不明白父母的喜怒哀乐。父母只是出于好奇,偶尔带他们去工作单位,也只是出于礼貌,去见见祖父母。正是周围环境的隔离,造就了“大公主”和“小皇帝”的心理习惯。

当年,80%的家长自己上学,但现在只有7%的孩子自己上学。为了让孩子完成父母的心愿,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惜为孩子花多少钱。从家庭消费支出意图来看,用于儿童或儿童选择的支出占家庭比例的22%至40%。因为父母“流血”,当孩子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他们就会对孩子大喊大叫:“竞争,竞争,否则你就上路了!”孩子们根本不以为意,心里嘀咕:你也没有未来。两代人之间的冲突似乎不是面对同一个时空,也不是同一个社会。与前几代人相比,现在的孩子简直太不幸了。孩子们从小就进入了一个压力太大的时代。大人只想着给孩子选小学、重点中学、名牌大学。他们想一路奋斗,出国,出国留学,找到一份好工作。但人们似乎忘记了自己还是孩子,他们想要玩耍、享受乐趣、听故事。

教育狂人(你是什么教育)

对上海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中小学生学习时间过长,平均作业量是国家规定的两倍以上。一般小学生除了上6节课外,还要完成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作业,再加上参加学校夜班、进修班、辅导班等,共计454小时。人均每天学习时间总计1054小时,大大超过了教育部提出的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6小时的规定。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多读书。学生家长普遍的心态是:与其让孩子做其他事情,不如让孩子多做作业……家长担心孩子做其他事情,但只有孩子做作业才能感到安心。

现在很多家长对自己没有那么大的紧迫感,而是为孩子担心。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孩子身上,制定了远远超出孩子能力的庞大的五年、十年“计划”,但他们仍然强行实施自己的教育计划。我们称这样的父母为“教育狂”母亲和“教育狂”父亲。于是,中小学出现了“三断”现象。

1、过度竞争。现行教育体系具有明显的精英教育特征。这一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相信天才儿童在自然人口中存在一定的比例,因此动员整个学校系统。孩子们从入学之初就按照“资优儿童”的标准进行筛选,从高等教育到基础教育,教学内容层层分散,以提高教学要求水平。整个课程体系也呈现出纯粹以升学为导向的特点:片面注重“尖子率”、“竞赛获奖率”、“录取率”等,学生的学业竞争也随之而来。变成了考试成绩的竞争。各学校根据入学考试成绩相互竞争。毕业班由精锐士兵看守。中低年级加强“准备”。考试和考试太过频繁,让学生们承受着难以言喻的痛苦,造成了现在的局面。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与此同时,激烈的竞争、人际关系的冷漠、环境的污染,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孩子们在享受着父母小时候从未享受过的丰富物质和精神产品的同时,也承受着我们父母无法想象的精神压力。

从踏入小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已经站在了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然而,学校和家长传统的、片面的教育理念,以及以分数论英雄、以升学率论功绩的不恰当的教育理念,严重阻碍了教育工作者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这种过分注重智育和分数的做法,实际上剥夺了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机会,让他们处于不正常的成长环境中。

2.期望过高。过高的期望对青少年来说是“精神虐待”,很容易对青少年造成心理扭曲和伤害。高期望已成为困扰我国未成年子女家长的主要心理情结。激烈的就业竞争,迫使上海的学生和家长做出这样的选择:如果孩子不能进入更高水平的学校继续深造,在未来的就业中将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因此,90%以上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大学继续深造。

调查显示,几乎100%的家长认为“最幸福的事”是孩子学习成绩好,“最烦人的事情”是孩子学习成绩差。

不难想象,这种心态对于孩子来说意味着怎样的精神压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是对孩子的“精神虐待”,其危害远比溺爱、纵容,甚至体罚更严重。“情感虐待”有多种表现形式。有些家长发现孩子的想法违背自己的意愿时,就会通过警告、威胁、曝光等方式,对孩子施加精神压力,以制服孩子。还有像故意贬低孩子的能力,比如拿别人孩子的优点和自己孩子的缺点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往往以讽刺、挖苦等形式进行,让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从小就产生自卑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自尊心受挫的孩子,会出现许多心理和行为障碍,如自我否定、缺乏爱、焦虑等心理疾病,并且难以适应。长大后社会。

3、过度保护。过度保护导致了当今青少年的一些身心机能的恶化。有些家长一方面在学业上极力给孩子“施压”,另一方面在生活上又极力为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这导致了今天的儿童大脑“发达”而四肢无力。在舒适和便利的同时,青少年人体的某些功能正在逐渐退化。因为他们的生活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几乎没有什么困难需要克服。没有努力就没有发展,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就被剥夺了发挥能力的机会。

成年人出于善意,为下一代铺就了一条充满阳光和鲜花的道路,希望他们能从这里出发,走向美好的未来。但这往往会适得其反,因为它违背了儿童和青少年的发展规律。

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大量调查表明,如果忽视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很多弊病就会在青春期甚至童年出现,就像我们现在为人父母一样。人们常常感觉现在的独生子女存在很多问题,如缺乏独立生活能力、自立能力差、依赖性强等;他们消极、被动、胆怯,显得很幼稚;表现出一些不适合自己年龄的行为,出现心理退行;适应新环境能力差;自私,只求别人关心,不关心别人;社会责任感淡薄、情绪波动大、容易走极端等。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的限制越多,缺乏为成年做准备和考验,那么他们将来作为父母就不太合格,作为一个成年人就会觉得困难。家庭的责任是培养孩子的性格并为他们成年做好准备,但这种准备并不总是成功的。我们真的关心我们的孩子吗?如果我们真的关心孩子,标准就不应该那么简单,不应该只看分数。

因此,必须改变“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加强应试教育”的怪现象。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